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板荡的意思、板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板荡的解释

[turbulence] 《诗·大雅》有《板》、《荡》两篇,都是写的当时政治黑暗,政局动乱。后用指政局混乱、社会动荡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详细解释

《板》《荡》都是《诗·大雅》中讥刺 周厉王 无道而导致国家败坏、社会动乱的诗篇。后因以指政局混乱或社会动荡。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王粲》诗:“ 幽 厉 昔崩乱, 桓 灵 今板荡。” 唐太宗 《赐萧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宋 岳飞 《五岳祠盟记》:“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 河 朔 ,起自 相臺 ,总髮从军,歷二百餘战。” 清 黄遵宪 《三哀诗》:“士生板荡朝,非气莫能济;国家有妖孽,尤贵养正气。” 董6*6*《辛亥革命三十周年》:“缅怀先烈奋斗的艰辛,眷念中原板荡的沉痛,吾人纪念辛亥革命,吾人驱逐 日 寇到 鸭绿江 东之心将更坚强千百倍!”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板荡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板荡”是一个源自古典文献的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历史背景紧密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源与基本含义

  1. 出处
    该词源自《诗经·大雅》中的《板》和《荡》两篇诗,均为讽刺周厉王暴政导致国家混乱、民生疾苦的作品。

    • 《板》为凡伯所作,批评厉王昏庸;
    • 《荡》为召穆公所作,哀叹周王室衰败。
  2. 本义
    原指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特指因统治者失德引发的国家危机。例如:“中国既板荡,骨肉安可保”(唐·古之奇)。

二、引申与用法

  1. 引申义
    后扩展为泛指任何时期的政治黑暗或大规模社会动乱,如南宋岳飞在《五岳祠盟记》中写“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描述金人入侵后的乱局。

  2. 常见搭配

    • 与“疾风知劲草”连用,强调动荡中考验忠诚,如唐太宗诗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 多用于书面语或历史叙述,如“南北宋之际,天下板荡,民不聊生”。

三、现代应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用于形容重大危机或混乱局势,但多具文学色彩,常见于历史评论、政论文章等语境。例如:“经济危机下,企业面临板荡之局。”

总结

“板荡”通过《诗经》典故,从具体历史事件演变为象征性词汇,既承载文化记忆,也体现语言对政治现实的凝练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板荡》是一个汉字词组,意思是指事情或环境的变化不稳定,波动不定。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艹,总共有10个笔画。《板荡》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模糊,没有确切的出处。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写法有所不同,但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以下是一些《板荡》的例句: 1. 最近经济形势不稳定,市场行情一直在《板荡》中。 2. 他的情绪一直在《板荡》,我们得密切关注他的行为。 3. 这个行业竞争激烈,市场格局一直在《板荡》变化。 一些与《板荡》相关的组词有:波动、摇摆、起伏、动荡、不稳定等。近义词包括:飘忽不定、变化无常、动态不定等。反义词可以是:稳定、平静、固定等词。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