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危言危行的意思、危言危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危言危行的解释

[honest talk and action] 指不畏危难而直言敢为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论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危言危行”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语义演变

“危言危行”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语,其含义在现代汉语中与字面解读存在显著差异,需结合权威辞书及经典文献进行准确阐释。

  1. 本义与核心释义(源自《论语》) 该成语最早出自《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此处:

    • 危言:指正直、耿直的言论。“危”在此处意为正直、端正,而非“危险”。《汉语大词典》明确将“危”在此语境下释义为“正直” 。
    • 危行:指正直、端正的行为。 因此,“危言危行”的本义是指在政治清明的国家里,君子应当言语正直,行为端正 。
  2. 语义演变与现代用法 尽管其本义清晰,但现代汉语使用者有时会从字面将其误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为”。权威辞书对此有明确辨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该词条,释义为:“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强调了其褒义色彩,指人言行正直。
    • 《汉语大词典》的释义同样指向“正直的言行” 。 现代规范用法中,“危言危行”不表示“危险的言行”,而是形容一个人品格刚正不阿,敢于说真话、做正事。例如在描述历史人物或赞扬某人坚持原则时使用。
  3. 总结 “危言危行”是一个承载儒家伦理思想的成语,其标准释义依据权威汉语词典和经典出处应为:

    危言危行:指言语正直,行为端正。形容为人正直,敢于坚持原则。

补充说明: 理解此成语的关键在于掌握古汉语中“危”字的特殊含义(正直、端正),避免与表示“危险”的现代常用义混淆。其核心精神是倡导在适当的环境下(邦有道)保持言行一致的正直品格。

参考来源:

  1. 《论语·宪问》 (可参考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论语》数据库:https://ctext.org/analects/xian-wen/zh)
  2. 汉语成语词典(如商务印书馆《新华成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3.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或纸质版,如: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汉语大词典》)
  4.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可参考其官方在线平台或授权应用)

网络扩展解释

“危言危行”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出处与字义
    该成语出自《论语·宪问》,原文为“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逊)”。其中“危”指正直,“言”为说话,“行”为行为。全句意为:国家政治清明时,言行都应正直;国家政治黑暗时,行为仍要正直,但言语需谦逊。

  2. 释义
    指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形容为人光明磊落、坚持原则。例如:“身为公职人员,应危言危行,才能赢得民众信任”。

  3. 语法与用法
    结构为联合式,可作主语或宾语,含褒义。近义词包括“刚正不阿”“大公无私”,反义词为“阿谀奉承”“谗言献媚”。

  4. 常见误解
    需注意“危”在成语中并非“危险”之意,而是“正直、端正”,因此不可将其理解为“危险的言行”。

应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论语》原文或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嬾千慵拜杖墢田士北学参驳惩处宠贻瑳磨大具盗掘短训班风标丰禋拐抓轨据海况表行政区划韩獹好怀横霸弘通花圈娇柔济和竞絿尽忠报国酒録魁杰溃痈糲粱路鼗吕仙翁庙攻明虾闽粤木梗人南关那样判决姘妇品骘奇验弱水散从三殿实牢收小的天壤悬隔天梯題名鄉會退藏于密拖儿带女橐钥蜿灗违阙五柳先生咸淡详谨匣子隙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