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令的意思、待令的详细解释
待令的解释
等候命令。《墨子·备城门》:“为作水甬,深四尺。坚慕貍之,十尺一,覆以瓦,而待令。”《韩非子·有度》:“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以待令。” 张际春 《向赣南闽西进军·在吉潭》:“天亮以前,我们大部队都已吃完早饭,待令行动。”
词语分解
- 待的解释 待 à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待 ā 停留,逗留,迟延:你
- 令的解释 令 í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令 ǐ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令 ì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乷 )令夕改。 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
网络扩展解释
“待令”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dài lìng,其核心含义是“等候命令”。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处于等待指令或行动指示的状态,常见于需要上级决策或外部指令的场景。例如:
- 军事行动中,士兵“待令”准备执行任务;
- 古代文献中描述守城时“覆以瓦,而待令”(《墨子·备城门》)。
二、延伸含义
- 被动等待:强调因未获得明确指示而暂时无法行动,如《韩非子·有度》提到“虚心以待令”。
- 现代用法:可形容个人或团队在不确定状态下的停滞,例如“大部队待令行动”(张际春《向赣南闽西进军》)。
三、相关对比
- 近义词:待命(两者常互通,但“待命”更口语化)。
- 区别:“待令”更突出“命令未下达”,而“待命”侧重“已准备就绪,等待执行”。
四、文献出处
该词源自古籍,如:
- 《墨子·备城门》:“十尺一,覆以瓦,而待令。”
- 《韩非子·有度》:“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以待令。”
五、现代应用
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如军事、应急响应等需严格指令的领域。例句:
“船上的同胞对我们的招待令,我有些微激动。”()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待令(dai4 ling4),这个词的意思是等待指令。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待令的相关信息:
待令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从字形上来看的,待字的部首是彳,意为走路,而令字的部首是令,表示人。待令的笔画数为14画。
待令这个词的来源并不是特别明确,但可以推测出它的意思是等待指令或命令。待令在军事上常用,表示人员在特定时机等待上级的命令或指示。在平时生活中,待令也可以表示等待别人的指示或命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行为。
待令这个词也有繁体字形式,即「待令」。繁体字是汉字的一种字体表现形式,在部分地区或场合仍然被广泛使用。
在古时候,待令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古代汉字演变过程中,字形经历了一些变化。根据现有考古和研究资料,待令这个词的古代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
以下是待令的例句:
1. 战士们在阵地上迅速列队待令。
2.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高度专注并随时准备待令。
以下是待令的一些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待命、待机、令箭、令行禁止
近义词:听令、领命、接令
反义词:自行其是、自主行动、不听使唤
希望以上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