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蚕连纸的意思、蚕连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蚕连纸的解释

即蚕连。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蚕》:“马明退、蚕连纸,功用相同,亦如蝉蜕、蛇蜕之义。但古方多用蚕纸者,因其易得耳。”参见“ 蚕连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蚕连纸(cán lián zhǐ)是传统蚕桑业中用于承接蚕卵孵化的特种纸张,其名称及用途在古籍与地方志中均有明确记载。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历史用途、制作工艺及文化背景多角度解析:


一、汉语词典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定义:

蚕连纸:一种专供蚕蛾产卵的纸。纸质坚韧,表面平整,便于蚕卵附着孵化。古时以桑皮为原料手工制成,尺寸通常为长三尺、宽一尺八寸(约100×60厘米),折叠后形似连页册,故称“连纸”。


二、历史用途与功能

  1. 蚕卵承接载体

    蚕蛾在纸上产卵后,蚕农将纸悬挂于阴凉通风处保存。待次年春季,卵粒自然孵化成蚁蚕,可直接移入蚕匾饲养。《天工开物·乃服》载:“凡蚕用纸,名曰蚕连……俟蚁出,以鹅翎扫至桑叶上”。

  2. 防霉防蛀工艺

    为延长保存期,传统工艺会以柿漆(柿汁)、艾草灰等涂抹纸面,形成抗菌层。清代《蚕桑萃编》称:“蚕连纸以柿浆涂之,经岁不坏”。


三、制作工艺与材质


四、文化象征意义

蚕连纸作为蚕桑文化符号,常见于江南民俗: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2. 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篇》(明崇祯刻本)
  3. 卫杰《蚕桑萃编》(清光绪刊本)
  4. 浙江《湖州市志·蚕桑卷》(1999年版)
  5. 陈勤建《中国民俗大系·浙江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网络扩展解释

“蚕连纸”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

一、传统手工纸张

蚕连纸又称“连史纸”,是一种传统手工纸,以桑树皮纤维为原料,经过浸泡、捣碎、过滤、压制等工艺制成。其特点包括:

二、中医文献中的记载

在《本草纲目》等古籍中,“蚕连纸”指蚕蛾产卵后遗留的纸状物(即蚕连),具有药用价值:

三、可能的成语引申(需谨慎考证)

有少数资料提及“蚕连纸”为成语,比喻事物紧密相连(源自《庄子·外物》“蚕吐丝连成一张纸”)。但此用法较罕见,多数权威文献未收录,可能为现代误传。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本草纲目》原文或传统造纸工艺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北路壁中书惨象柴望尘埃叱詈冲飇椽杙村县點點奠基度纪粉齑绂絻更覆耕织图栱枅公宇丱岁孤立无助诃排洪祀呴煦黄金实洁静积事鸡爪疯蠲涤看不惯两手林霏开流氛陆丽马杌子秣饲摹肖宁边乾烈裘敝金尽趋影入计三虎商市沈航神堂贪缪叹嘻天灾地妖天枝童星穨鬟魏国山河问寝勿翦遐襟显豁小猴子销懦写志溪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