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牢记不忘。多用为感激之词。 唐 元稹 《谢准朱书撰田弘正碑文状》:“空怀感涕之心,未获杀身之所,无任感恩思报,鏤骨铭肌之至。” 宋 陈亮 《谢留丞相启》:“自顶至踵,横嘉惠於不貲;鏤骨铭肌,悵餘年之无几。”
“镂骨铭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lòu gǔ míng jī(现代汉语中“镂”也可读作lóu)。该成语属于并列式结构,通过“镂骨”与“铭肌”两个动宾词组的叠加,强调记忆或感受的深刻程度。其核心含义为形容记忆极其深刻,如同用刀刻在骨头和肌肉上一般难以磨灭,多用于表达对恩情、教诲或重大事件的深切感念。
从语源学角度分析,“镂”字本义指用金属工具雕刻,“铭”则源于古代器物刻字记事的行为,二者均带有永久性印记的意象。这种通过身体部位(骨、肌)比喻记忆留存的方式,体现了汉语中以具象喻抽象的文化思维特征。
该成语的典型用法为作谓语或定语,例如:“战火中的生死相助令他镂骨铭肌,终生难忘。”其近义表述包括“刻骨铭心”“铭肌镂骨”,反义可参照“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等词组。在《汉语大词典》与《古代汉语成语通释》中均有收录,属于书面语色彩较强的正式表达。
参考资料:
“镂骨铭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òu gǔ míng jī,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内容解释:
该成语字面指“将事物刻在骨头、铭于肌肉”,比喻牢记不忘或感受极深,多用于表达感激之情或强调记忆的深刻性。
以上解释综合了《汉语词典》、元稹文集及文史工具书的考据,确保信息准确性。如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相关古籍或权威词典。
白花骆别有肺肠猜拳祠馆崔嵬荡産邓石如伄当调壹冻馁肚子仿羊皮纸粉拂风席丰衣覆盆子服秩贵征哈巴狗好端端好天候官黄芒瘴懽呼火燎讲物将要角鵄齑麫浄练旧污酒仙翁儁朗客星槎离戎娄公落钞马大头卖富差贫冒宠牛车牛山叹女匽派遣贫液侨资亲祠青衣鱼穷皮删定山高不遮太阳缞帻水正台桑讨针线殄伤头敌魏源无度下地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