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调一 ”。
调壹(diào yī)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需从单字本义及文献用例综合释义:
调(diào)
来源:《汉语大字典》(第2版)
壹(yī)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调壹”为战国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术语,核心含义为:
通过国家调控实现资源均衡分配与社会稳定。具体包括:
调剂均衡:指官府统一调配物资(如粮食、土地),平衡地区差异,避免贫富悬殊。
例:《商君书·垦令》:“令军市无有女子,而命其商;令人自给甲兵,使视军兴;又使军市无得私输粮者,则奸谋无所于伏……调壹之数,慎无可知。”
(此处指调控军需物资,杜绝奸商投机)
来源:高亨《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
统一标准:推行均平赋税、度量衡等制度,消除地方差异。
例:汉代晁错《论贵粟疏》虽未直用“调壹”,但主张“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与“调壹”思想一致。
来源:《汉书·食货志》
“调壹”属法家经济思想范畴,多见于《商君书》等典籍,强调:
注:现代汉语已罕用,仅存于古籍研究。
: https://www.zhbc.com.cn/book/9787101134561
: https://www.tup.tsinghua.edu.cn/bookscenter/
: https://www.cp.com.cn/book/7-100-04865-2.html
“调壹”是“调一”的异体写法,属于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协调统一。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调壹”指通过协调使事物达成统一状态,常用于描述国家治理或社会关系的整合。例如《荀子·儒效》提到“大儒者,善调一天下”,强调贤能者通过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天下安定。
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荀子》多篇文献,如《王霸》篇中“欲得调壹天下,制秦楚”,体现其作为政治策略的语境。古代多用于论述国家治理、礼法统一等领域,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延伸关联
“调”在古汉语中有调配、调和之意(如调兵遣将、调节);“壹”通“一”,表示整体性或一致性。二者组合后,更强调通过主动干预达成和谐状态。
若需进一步了解《荀子》原文或相关古籍用例,可参考权威注疏版本。
白帢鄙流鬓根逼威茶炊常象剗汰乘门笞搒炊累黛眉倒过儿盗取德声断禄防汗樊鹿发芽率凤皇仪皋夔稷契鹳鸣滑浪皇辔奸奸戒示集管抗飏痾疻夸夸而谈狼藉狼井冷子两头纤纤林陬旅路冒愧面片儿摩荡牧师捻熄鸟旗努膊嗙喻旁征博引千峰万壑乾晖情景衢术弱翅示波器拭擦始端霜娥书阁文人学士文似其人无上将军陷坑细高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