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崔嵬的意思、崔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崔嵬的解释

(1) [rocky mound or peak]∶有石头的土山

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金6*6*梅》

(2) [lofty]∶高大;高耸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仙峰巅险峻岭崔嵬。——《封神演义》

详细解释

(1).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诗·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毛 传:“崔嵬,土山之戴石者。” 唐 孙鲂 《湖上望庐山》诗:“輟櫂 南湖 首重迴,笑青吟翠向崔嵬。” 宋 辛弃疾 《沁园春·有美人兮》词:“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

(2).比喻巨大的障碍或困难。《金6*6*梅词话》第二回:“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 华罗庚 《病中斗(答众问)》诗:“驰驱絶广漠,腾跃越崔嵬。”

(3).山顶。《诗·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山崔嵬。” 毛 传:“崔嵬,山巔也。”

(4).高耸貌;高大貌。《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鋏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王逸 注:“崔嵬,高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 秦 坑 赵 众,收头颅,筑臺於垒中,因山为臺,崔嵬桀起。” 郭沫若 《十年建国增徽识·民族宫》诗:“ 中华 自古多弟兄,屹立崔嵬 民族宫 。”

(5).显赫;盛大。 宋 梅尧臣 《答仲雅上人遗草书并诗》:“ 智永 与 怀素 ,其名久崔嵬。”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得赦》:“气吞宇宙真豪杰,谁似我崔嵬功业。”

(6).犹块垒。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武昌西山》:“平生四海 苏太史 ,酒浇不下胸崔嵬。”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词:“ 渊 明 谩爱重九,胸次正崔嵬。”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崔嵬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崔嵬(cuī wéi)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与“高峻”“险阻”相关。根据《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该词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1. 山势高耸险峻

    原指山体高大陡峭、岩石嶙峋的状态。《说文解字》注:“崔,大高也;嵬,山石崔嵬。”例如《诗经·周南·卷耳》中“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描写登山险阻之状。

  2. 引申为崇高、刚毅的象征

    在文学语境中常借指人物品格或精神境界的卓然超群。如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既描述地势险要,亦暗喻坚韧气节。

  3. 古代器物与建筑术语

    《考工记》记载“崔嵬”曾指代表面凹凸不平的礼器纹饰,后扩展形容建筑结构的层叠错落,如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中对阁楼结构的比拟。

权威文献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崔嵬”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体现,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读音与常见误解

正确读音为cuī wéi,常被误读为“cuī guǐ”。


二、基本含义

  1. 自然景观

    • 指有石头的土山,如《诗经·周南·卷耳》中“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 形容高耸、雄伟的山势,如“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
  2. 文学中的比喻

    • 可象征巨大的障碍或困难,如《金瓶梅》中“眼前恩爱隔崔嵬”。
    • 也用于比喻志向高远,如“志存高远,身居崔嵬”。

三、引申意义

  1. 人物气质
    形容人如高山般稳重、可靠,例如形容孔子“像座山一样”的庄严气质。
  2. 哲学意涵
    蕴含“胸怀宽广、目标远大”的哲理,如“成就事业需如崔嵬般深邃”。

四、文学出处与用法


五、常见搭配

如需更完整的文献例证,可参考《楚辞》《诗经》等古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弊丛生别邸不均辞工慈氏大和绘电唁雕攻东瓜穰青花恶刹梵氏沸滭丰珉鼓舞曲行政复议晦黑交禅计出无奈金泉浸溢颎颎絶粮开化良执厉服零零碎碎利息率鸾觞漫不加意眉毫民窑内事女子无才便是德楄部飘扬披读骞腾戚串弃繻年人间世惹是生非荣畅塞塞少不经事哨见生孰生天摄受石舘疏黜数息舒徐私衷松阴铜墙屠各瓦瓶緼韠香篆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