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生产力的意思、生产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生产力的解释

[productive forces]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跟生产资料相结合而构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详细解释

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表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界的联系。其要素包括:(1)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2)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五:“封建的所有关系、对于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久已不能适应了。” 毛6*6*《在中国共6*6*党第八届中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生产力就是两项:劳动者和工具。”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生产力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生产力”的详细解释如下:

定义 生产力(Productivity)指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实际能力,是衡量社会生产效率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人类利用资源(包括劳动力、技术、工具等)将输入转化为有效产出的效率。

核心构成要素

  1. 劳动者:具备知识技能的人力资源
  2. 劳动资料: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等物质基础
  3. 劳动对象:原材料、能源等被加工对象
  4. 科学技术:现代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如AI技术提升制造效率)
  5. 管理创新:组织方式优化带来的效率提升

分类维度

关键特性

  1. 历史性: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的演进
  2. 系统性:各要素的协同作用(如5G+智能制造)
  3. 可量化性:常用指标如GDP/工时、单位能耗产出

马克思主义视角 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社会基本矛盾,如: $$ 生产力发展水平 propto frac{生产资料进步程度}{生产关系适应性} $$ 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社会变革就会发生。

现代延伸 数字经济时代催生新型生产力形式:

生产力的持续提升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当前全球平均劳动生产率约为每小时32.5美元(世界银行2024数据),但不同国家间存在显著差异。理解生产力概念对分析经济发展、制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生产力

生产力是指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或完成的工作量。它是一个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概念,是衡量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

拆分部首和笔画

《生产力》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生”和“力”。其中,“生”部的解释是指与生命、生长、产生相关的事物,它有五个笔画;“力”部的解释是指力量、能力,它有二十九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生产力”一词最早出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指的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价值的能力。它随后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在繁体字中,生产力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以《说文解字》为例,这是一部古代的字典,其中对于“生产力”一词的解释是“生长创造之力”。古代汉字的写法更加繁复,笔画更多。

例句

1. 这家工厂通过提高生产力,降低了成本。

2. 他的创新思维大大提高了团队的生产力。

组词

1. 生产力提升

2. 生产力改善

3. 生产力增长

近义词

1. 产能

2. 生产效率

3. 劳动生产率

反义词

1. 生产障碍

2. 生产停滞

3. 生产瓶颈

别人正在浏览...

闇世跋语崩敝本机振荡器别贡不胎孩差承臭名昭著淳淳徂两道搿低眉递日反帝风藻分袂伏龙凤雏甘鸩訇轰糇食坏色寰瀛图回汀忽扇街巷阡陌积毁销骨镜奁掎挈伺诈开枱抗疏口服賫献敛色屏气凌躐鲁般尺马提灯暖兜欧曾侨务融汇贯通荣年三苏善战少数派首虏率説话人睟面盎背太平鼓挞市天摧地塌跳下黄河洗不清通析土居危民伪史温风卧不安席小歌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