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巍然不动”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1. 拼音与基本释义
2. 出处
源自西汉刘安的《淮南子·诠言训》:“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其中“嵬然”与“巍然”同义,均指高大稳固的状态。
3. 用法与语法功能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5. 补充说明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自然景观(如山岳)或比喻人在困境中坚定不移的精神状态,含褒义。
《巍然不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高大而稳固,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坚强的立场。
《巍然不动》的拆分部首是山和心,其中山表示事物高大稳固,而心表示意志和思想。
根据部首和笔画的组合,可以将《巍然不动》的字拆分为:山(3画)+心(4画)+勿(4画)+弓(3画)+弓(3画)=17画。
《巍然不动》的来源有很多种解释,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亦曰:‘不亦善乎!汝将及勇矣!如是,汝不动,如山岳巍巍然;苟汝动,天下何石子之能载汝哉!’”意思是如同山岳一般不动摇。
在繁体中,巍然不动的表示形式与简体相同。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巍然不动》的字形形态与现代写法相似,没有太大的变化。
1. 他面对困难时,巍然不动的精神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勇气和支持。
2. 这位领导始终如一,巍然不动地维护着公正和正义。
组词:巍峨、巍峩、稳稳、稳固。
近义词:屹立不倒、坚如磐石。
反义词:摇摇欲坠、动荡不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