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黑龙江哈尔滨经大庆到内蒙古边境城市满洲里,与俄罗斯铁路接轨,长950千米。1903年筑成。是东北铁路网主要干线之一,中国和俄罗斯间国际联运的重要通道。
滨洲铁路,作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干线之一,其名称具有明确的地理指向和历史内涵。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如下:
"滨"
指"哈尔滨"的简称,源自满语"哈喇宾"(晒渔网的场子),后音译为"哈尔滨"。该字本义为"水边",在此特指松花江畔的重要枢纽城市哈尔滨。
"洲"
指"满洲里"的简称。"满洲"为清代满族自称的音译(源自"曼殊"尊号),"里"为边境哨卡之意。该字本义指"水中的陆地",在此代指中俄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
铁路专名
组合"滨洲"即哈尔滨至满洲里的铁路线,全长935公里,是中东铁路(东清铁路)的西段干线。
始建背景
1898年由沙俄主导修建,1903年全线通车,属中东铁路核心段落。后经中苏共管、日本侵占等历史阶段,1952年完全回归中国管辖。
战略地位
连接东北经济中心与欧亚大陆桥门户,承担中俄贸易70%的陆路运输量,是"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骨干通道。
线路纵贯松嫩平原与呼伦贝尔草原,跨越松花江、嫩江、大兴安岭等自然屏障。其中兴安岭隧道(3078米)为1903年通车时的技术突破标志。
权威参考资料
- 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线路志》
- 《黑龙江省志·铁路志》
- 中东铁路历史陈列馆馆藏文献
- 满洲里口岸管理局年度运输报告
注:因知识库限制,部分文献链接暂缺,建议通过国家图书馆资源平台检索原文。
滨洲铁路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铁路干线,以下是详细解释:
滨洲铁路指连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与内蒙古满洲里市的铁路线,全长934.8公里。其名称中“滨”代表哈尔滨,“洲”指满洲里(俄语“满洲利亚”音译)。该铁路是中俄国际联运通道,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
部分非权威资料提到“滨洲铁路”作为成语使用(喻指不可逆转的趋势),但该用法未被主流词典收录,建议以实际铁路含义为准。
更多完整信息可参考哈尔滨铁路局官方资料及《中国铁路史》相关记载。
哀厉白丁香白芀子饱覧报请幖幖不符橙虀催攒大工大象电鉴第二次东征度纪阨曲枋榆坟碑棼梁分巡道告导割让钩逆故址何患无辞后悔无及后条缄素解悬踖然九流机宜狂放累囚镂尘孟尝门历绵连闹竿腻缝乞儿暴富清慎弃杖草任车丧假商墟申豁实词使符束楚天冠田赛帖帖驮背王主偎怜响慕险情纤弱消敛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