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易》传之一。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唐 孔颖达 疏:“此大象也。十翼之中第三翼,总象一卦,故谓之大象。”
(2).大道,常理。《老子》:“执大象,天下往。” 河上公 注:“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昔 高祖 宣皇帝 ,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於是百姓与能,大象始构矣。”
(3).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 晋 陆机 《应嘉赋》:“寄冲气於大象,解心累於世罗。” 晋 陶潜 《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观星文而考南北,大象入於璣衡。”
(4).动物名。即象。《后汉书·和帝纪》:“﹝ 永元 ﹞六年正月, 永昌 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大象。”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大象汉语 快速查询。
“大象”是长鼻目象科哺乳动物的统称,主要分为非洲象和亚洲象两种。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体型与外貌
大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动物,成年个体体重可达3-8吨。其显著特征包括:
生态习性
大象为群居动物,以家族为单位活动,以树叶、草、水果等植物为食,每日需摄入150-300公斤食物。寿命可达60-70年,具有高度社会性和复杂的情感表达能力。
亚洲文化
在印度教中,象头神伽内什象征智慧与破除障碍;佛教文化中,白象代表祥瑞。中国传统文化则视大象为“太平有象”的吉兽。
西方寓意
英语谚语“大象永不忘记”(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强调其记忆力;现代环保运动中,大象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志物种。
由于象牙盗猎、栖息地破坏等因素,非洲象被列为濒危物种(IUCN红色名录),亚洲象为濒危物种。全球现存约40万头非洲象和5万头亚洲象,保护行动包括禁止象牙贸易、建立保护区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