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象的意思、大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象的解释

(1).《易》传之一。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唐 孔颖达 疏:“此大象也。十翼之中第三翼,总象一卦,故谓之大象。”

(2).大道,常理。《老子》:“执大象,天下往。” 河上公 注:“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昔 高祖 宣皇帝 ,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於是百姓与能,大象始构矣。”

(3).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 晋 陆机 《应嘉赋》:“寄冲气於大象,解心累於世罗。” 晋 陶潜 《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观星文而考南北,大象入於璣衡。”

(4).动物名。即象。《后汉书·和帝纪》:“﹝ 永元 ﹞六年正月, 永昌 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大象。”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大象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大象是汉语中对长鼻目象科哺乳动物的统称,其详细释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解析:

  1. 词典核心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定义“大象”为“体型庞大的陆生哺乳动物,特征为长鼻、大耳、柱状四肢,分亚洲象与非洲象两类”。该词源于古代汉语“象”字,甲骨文中已出现象形符号,指代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巨兽(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生物学特征

    大象具有显著的物种属性:成年个体体长可达3-7米,体重约2-8吨,以植物为食,寿命60-70年。其长鼻由肌肉与神经高度分化而成,兼具呼吸、取食、交流等功能(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志·兽纲》)。

  3. 文化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象象征“吉祥”“太平”,《宋书》记载“白象至,天下平”。印度文化中,象头神伽内什代表智慧与财富;非洲多国将大象视为力量与团结的图腾(来源:北京大学《东亚文化符号研究》)。

  4. 现代引申含义

    当代语境下,“大象”可喻指庞大而难以忽视的事物,如“房间里的大象”形容集体沉默的显性问题。该用法常见于社会科学领域(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汉语比喻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大象”是长鼻目象科哺乳动物的统称,主要分为非洲象和亚洲象两种。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生物学特征

  1. 体型与外貌
    大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动物,成年个体体重可达3-8吨。其显著特征包括:

    • 长鼻:由鼻和上唇融合而成,兼具呼吸、取食、搬运等功能;
    • 象牙:上门齿特化形成的獠牙(亚洲象雌性通常无外露象牙);
    • 大耳:非洲象耳朵尤其宽大,用于散热。
  2. 生态习性
    大象为群居动物,以家族为单位活动,以树叶、草、水果等植物为食,每日需摄入150-300公斤食物。寿命可达60-70年,具有高度社会性和复杂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文化象征

  1. 亚洲文化
    在印度教中,象头神伽内什象征智慧与破除障碍;佛教文化中,白象代表祥瑞。中国传统文化则视大象为“太平有象”的吉兽。

  2. 西方寓意
    英语谚语“大象永不忘记”(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强调其记忆力;现代环保运动中,大象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志物种。


三、生存现状

由于象牙盗猎、栖息地破坏等因素,非洲象被列为濒危物种(IUCN红色名录),亚洲象为濒危物种。全球现存约40万头非洲象和5万头亚洲象,保护行动包括禁止象牙贸易、建立保护区等。

别人正在浏览...

编内不宣而战仓米春头初税亩潨洞钓舟洞察一切顿毙放包袱法主抚叩公同故事诗覈实后机黄花女湖吃海喝缰辔降志辱身监河侯剪刈椒图驾乌鹊加衔接站羁检浸凌耤田揫敛剂型局蹴狼狈万状乐讬流飞礼相里言不出,外言不入闷罐车庙策偶俪抛数平房铅板齐理青环酋长绕朝策三神扇子少年行盛世深渊薄冰释藏寿昌顺答私秩彤暑推荐象简乌纱详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