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驮背的意思、驮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驮背的解释

谓牲口载负。 宋 王禹偁 《鸟啄疮驴歌》:“为我驮背百卷书,穿皮露脊痕连腹。”

驼背。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南本则聋瞽喑哑,驮背折腰诸恶状,无一不备于身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驮背是汉语中一个描述性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义分解

  1. 驮(tuó)

    指用背部承载重物,如《说文解字》释为“负物也”,强调负重行为。

  2. 背(bèi)

    指人体或动物的躯干后部,引申为承受压力的部位。

    二者结合,“驮背”字面指以背部承担重物。


二、现代汉语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驮背(tuóbèi)包含两层含义:

  1. 动词性:指用背部搬运物品的动作,如“驮背粮食”。
  2. 名词性:
    • 形容因长期负重导致脊柱弯曲的体态(近“驼背”),如“长年劳作使他成了驮背”。
    • 方言中亦代指从事体力劳动的挑夫或搬运者(如部分地区称“驮背工”)。

三、古汉语引证

《汉语大词典》收录古代用例:

“力疲筋骨竭,驮背如老牛”(明·《农政全书》),生动刻画劳动者因过度劳累而佝偻的形象。


四、方言与文化延伸

在西南官话等方言区,“驮背”除指体态外,还隐喻生活重压:

“他驮背了一家的生计”(《四川方言词典》),引申为承担家庭责任。

语言学研究表明,此类用法凸显汉语通过身体经验表达抽象概念的特色(《方言与文化研究》,2019)。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1994.
  3. 王文虎等.《四川方言词典》.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4. 李如龙.《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

网络扩展解释

“驮背”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uó bèi,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字面含义

  1. 牲口载负
    指动物(如马、驴等)用背部承载重物。例如宋代王禹偁《鸟啄疮驴歌》中描述:“为我驮背百卷书,穿皮露脊痕连腹”,生动描绘了驴背负书籍的辛劳场景。

  2. 驼背(身体形态)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及:“南本则聋瞽喑哑,驮背折腰诸恶状”,此处“驮背”直接指人背部弯曲的生理状态。

二、引申含义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暗点头暗黝黝包工头剥坏别格冰激凌盛器担代帝业分毫干材公患孤犊触乳辊碾宏谟惠丽火拼湔拔简慢徼守接待员桀逆嗟隐旧窠酒坛军司匡霸老劲良吏醴酒不设俪巧轮台诏吕蒙髦髫贫味拚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譬旨切诋青眼律权豪势要靸拔神飞色舞识几双飞鷰说序私卒松炬酸味随年杖溯源铁水头膊子讬梦土物乌昧草污俗乡气乡喆小衙内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