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逢的意思、龙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逢的解释

亦作“ 龙逄 ”。即 关龙逢 。 夏 之贤人,因谏而被 桀 所杀,后用为忠臣之代称。《庄子·胠箧》:“昔者 龙逢 斩、 比干 剖。” 汉 刘向 《九叹·怨思》:“若 龙逄 之沉首兮,王子 比干 之逢醢。”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帝大笑曰:‘天下有如此痴汉,方知 龙逢 、 比干 非是俊物。’” 唐 韩愈 《通解》:“故 龙逄 哀天下之不仁,覩君父百姓入水火而不救,于是进尽其言,退就割烹。”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 龙逢 、 比干 ,因諫而亡,谓之忠臣。” 清 郑燮 《道情》之九:“弔 龙逢 ,哭 比干 ,羡 庄周 ,拜 老聃 , 未央宫 里 王孙 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龙逢”是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学中的一个典故人物,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龙逢(亦作“龙逄”)即关龙逢,是夏朝末代君主桀时期的贤臣。他因直言进谏触怒夏桀而被杀,后世将其视为忠臣的象征。

  2. 历史背景
    据《庄子·胠箧》记载:“昔者龙逢斩、比干剖”,将他与商朝的比干并列,两者均因谏言遭暴君杀害,成为忠诚与牺牲精神的代表。

  3. 文化象征
    在文学作品中,龙逢常被引用以表达对忠贞气节的赞颂。例如唐代韩愈的诗文、刘向《九叹》中均提到他,凸显其“忠臣不避死”的形象。

  4. 读音与字形

    • 拼音:lóng féng
    • 注音:ㄌㄨㄥˊ ㄈㄥˊ
      部分文献中“逢”也写作“逄”,属异体字,两者通用。
  5. 延伸用法
    后世常以“龙逢”代指敢于直谏的臣子,或隐喻因坚持正义而遭遇迫害的人物,与“比干”并称,成为传统文化中忠烈精神的典型符号。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古籍原文或文学引用,可参考《庄子》《九叹》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龙逢的意思

《龙逢》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龙与龙相逢,指事物相遇或人与人相遇的巧合。表示两个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个时间或地点出现在一起,有着特殊的意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部首:龙(虍)逢(辶)

拆分笔画:龙(9画)逢(11画)

来源

《龙逢》最初见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此书是一部收集了南北朝时期历史人物言谈和故事的著作,成书约在5世纪。这个成语也源自其中一则故事:“邓艾欲北取中郎将王戎,见戎即亲善之,王戎喜曰:‘君欲引吾龙逢?’邓艾笑而去。”后来,人们引申出了“龙逢”一词。

繁体

《龍逢》为繁体字的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差异。不过,《龙逢》这个词在古代写法和现代写法基本一致。

例句

在新年晚会上,我竟然与我多年未见的朋友龙逢了,我们都觉得这是一种缘分。

组词

龙飞凤舞、逢场作戏、逢迎、逢人、逢时、逢乡愿、逢年过节、逢意

近义词

巧遇、巧逢、偶遇、偶然相遇

反义词

错过、失面、失遇、失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