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径涂的意思、径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径涂的解释

见“ 径涂 ”。


亦作“ 径途 ”。亦作“ 径涂 ”。1.小路。 南朝 梁简文帝 《长安有狭斜行》:“ 长安 有径涂,涂径不通舆。” 唐 韦应物 《往云门郊居涂径回流作》诗:“兹晨乃休暇,适往田家庐。原谷径涂涩,春阳草木敷。” 清 魏源 《太行诸谷》诗之三:“石壁渐以峭,径途益以险。”

(2).途径;门径。 清 方苞 《书货殖传后》:“谓以公卿大夫为归於富厚之径涂,转不若素封者之无可丑耳。” 清 龙启瑞 《刘茮云哀辞》:“余识君于壮岁兮,始知径涂之是趋。” 马其昶 《桐城古文集略序》:“﹝ 姚姬传 ﹞为《古文辞类纂》一书,刊伪砭俗,启示径途。” 章炳麟 《定復仇之是非》:“或曰恢復人权者,本为苍生谋其利益,而復仇特其方便径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径涂”是汉语中的合成词,由“径”与“涂(途)”组合而成,属于书面用语。其核心含义为“道路”,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释义

    “径”指狭窄的小路,如《说文解字》释“步道也”;“涂”通“途”,意为道路。《汉语大词典》中将“径涂”解释为“道路”的合称,既包含具体的小路与大道,也可泛指通行路径。例如《庄子·徐无鬼》中“逃乎深蓁,径涂之所由”,即指野兽藏匿于草木丛生、道路难辨之处。

  2. 引申义与用法

    在古汉语中,“径涂”可引申为“方法”或“途径”,如《礼记·月令》注疏“审径术”中的“径术”即与“径涂”义近,强调对道路或方法的规划。现代使用中,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学术语境,如描述历史交通路线、地理考察中的路径分析等。

  3. 权威文献参考

    《汉语大词典》(第10卷)收录该词条,并引《周礼·地官·遂人》中“径涂为道路之总名”为证,表明其作为古代行政区划中道路的统称功能。此外,《故训汇纂》引清代学者段玉裁注,强调“径”与“涂”在宽度与功能上的差异,进一步细化词义层次。

网络扩展解释

“径涂”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其解释和用法可通过多个文献资料综合得出:

一、字面意义:小路

  1. 基本解释
    指狭窄的道路,与“大路”相对,常见于古代诗文描述自然景观或乡野环境。
    例:南朝梁简文帝《长安有狭斜行》提到“长安有径涂,涂径不通舆”,说明其狭窄难行。

  2. 诗文用例

    • 唐代韦应物《往云门郊居涂径回流作》中“原谷径涂涩”,描绘山间小路的崎岖。
    • 清代魏源《太行诸谷》诗“径途益以险”,亦强调小路的险峻。

二、引申意义:途径或门径

  1. 抽象含义
    指达成目标的路径、方法,或进入某个领域的门道。
    例:清代方苞《书货殖传后》用“富厚之径涂”比喻获取财富的途径。

  2. 现代延伸
    在当代语境中,可引申为“捷径”或“方法论”。例如“侵略者竭力为自己的行径涂脂抹粉”,此处“涂”为动词,但整体语境与“途径”的引申义相关。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文出处或文献原文,可参考汉典或相关古籍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按捺不下安柔表笺婢女踣尸耻格弛落订明对青竹燔燎风师鼓板还牍寒毛卓竖汉音花草皇维缓役户衞沪指荆南杞梓金筋金石为开祭献踞嫚靠常克崇可怀老昧蜡索良时美景吏舍龙泥印门族明瓦木椁墓拿腔做势判然不同陪位屏帐人偶热攒攒荣位如约扫视山翁声臭绳愆纠缪身影诗册竖刁水田叔舅霆电铜心铁胆伪本相保橡皮钉子逍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