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置梳洗器具的架子。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兀子,则人皆讥笑其无法度。梳洗牀、火炉牀家家有之,今犹有高镜臺,盖施牀则与人面适平也。”
梳洗牀(现写作“梳洗床”)是古代家具的一种,具体释义如下:
基本定义:指放置梳洗器具的架子,用于摆放镜子、梳子、洗漱用具等物品,类似于现代的梳妆台或盥洗架()。
文献记载:宋代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四中提到:“梳洗牀、火炉牀家家有之,今犹有高镜臺,盖施牀则与人面适平也。”说明此类家具在宋代士大夫家庭中较为常见( )。
“牀”为“床”的异体字,现代汉语中已统一写作“床”。该词现不常用,多见于古籍或历史研究领域。
《梳洗牀》是一个汉语词语,可以拆分为“梳洗”和“牀”两个部分。该词的意思是在清晨醒来后,整理头发,洗脸刷牙,准备起床。
“梳洗”这个词的部首是“木”和“水”,其中“木”表示与植物有关,而“水”则代表与水有关。这个词的总笔画数为11。
“牀”这个字的部首是“爿”,表示与床有关。这个字的总笔画数为7。
《梳洗牀》这个词源于古代,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文中。它的繁体字为「梳洗床」。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梳洗牀》为例,古时候的写法是「梳洗床」。字形与现代略有差异,但意思相同。
1. 早晨起床后,他先梳洗牀,然后开始新的一天。
2. 她每天都很讲究梳洗牀的过程,十分注重个人卫生。
组词:梳子、洗脸、牀铺。
近义词:梳洗床。
反义词:不梳洗床、起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