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漱流的意思、漱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漱流的解释

亦作“潄流”。谓以流水漱口。形容隐居生活。《三国志·蜀志·彭羕传》:“伏见处士 緜竹 秦宓 ,膺 山甫 之德,履 雋生 之直,枕石漱流,吟咏緼袍,偃息於仁义之途,恬惔於浩然之域。” 晋 陆云 《逸民赋》:“杖短策而遂往兮,乃枕石而漱流。” 唐 李山甫 《山下残夏偶作》诗:“自许红尘外,云溪好漱流。”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争如老夫枕石潄流,快活在山中度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漱流(shù liú)是汉语中的古典词汇,字面指“以流水漱口”,引申为隐居山林的清逸生活,常见于古代诗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1. 基本释义

    《汉语大词典》定义为“以流水漱口”,象征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隐士行为。该词常与“枕石”连用,构成“枕石漱流”的固定搭配,强调简朴自适的生活状态。

  2. 出处溯源

    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曹操《秋胡行》:“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世说新语·排调》记载晋代孙楚欲隐逸时误言“漱石枕流”,后演变为典故,成为文人表达超脱世俗的经典意象。

  3. 用法解析

    在古代文学中多作动词短语,如宋代陆游《杂感》诗“烟波万顷镜湖秋,清啸虽多不可留。何如醉里风吹尽,漱流眠石万缘休”,突显隐居者与自然融合的精神境界。

  4. 文化内涵

    该词承载道家“返璞归真”思想,《庄子·刻意》“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可作互文参照,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哲学与山水审美的交织。

网络扩展解释

“漱流”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以形容隐士的闲适生活,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漱流的字面含义是以流水漱口,常与“枕石”连用为“枕石漱流”,象征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其核心意义是通过自然意象表现隐士的清贫与高洁。

二、出处与用法

  1. 历史典籍
    最早见于《三国志·蜀志·彭羕传》:“枕石漱流,吟咏缊袍”,描述隐士秦宓的生活状态。
    晋代陆云《逸民赋》中也有“杖短策而遂往兮,乃枕石而漱流”的表述。

  2. 文学扩展
    唐代诗人李山甫在《山下残夏偶作》中以“自许红尘外,云溪好漱流”表达归隐之志。明代文学作品中亦常见此类用法,如“争如老夫枕石潄流,快活在山中度日”。

三、相关成语与变体

四、综合释义

“漱流”不仅指具体的自然行为,更承载了古代文人对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理想追求,常见于诗词、赋文中,是隐逸文化的典型符号。

别人正在浏览...

八海北徼本同末离逞威冲幼楚王宫猝急冻醪遁叛督眎丰裁风器告假阁下回波见风转舵谏官甲乙膏金铎谨疾酒村勌勤醵借窭贫开袪课孙草课桌口辨駃牛来笃浪头劳辱灵晖林木罗圈揖马大头棉大衣鸣鵽蹑冻偏隅痡峭蒲陶酒奇山异水取而代之山果扇奬梢梁石碓饰赂水历税契舒心输庸嵩岑遂过所如索性涕泗交流五通戏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