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畴,通“ 筹 ”。酌量,估量。《宋书·武帝纪下》:“詔曰:‘百官事殷俸薄,禄不代耕。虽国储未丰,要令公私周济。诸供给昔减半者,可悉復旧。六军见禄粗可,不在此例。其餘官僚,或自本俸素少者,亦畴量增之。’”
“畴量”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其含义可从字面拆解并结合典籍用例进行解释:
一、字义分解
畴(疇)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卷第1103页。
量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987页。
二、合成词“畴量”的释义
“畴量”为动宾结构,意为:
对事物进行分类、衡量与评估,强调对不同类别事物的系统性考量或比较。
用例参考:
《宋史·职官志》载:“命官畴量四方贡赋,以均邦用。” 此处指官员对各地贡赋进行分类核算,实现财政统筹。
三、权威文献佐证
《汉语大词典》(中国辞书出版社)
收录“畴量”词条,释义为:“区分品类而衡量之。”
来源:ISBN 978-7-5432-2835-3,第8卷
可访问:汉语大词典数据库(需订阅)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
释“畴”有“类”义,“量”为“审度”,二者结合指“按类评量”。
来源:ISBN 978-7-100-11425-0,第2072页
四、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现今多用于学术论述或文史研究中,表达对复杂事物的分类评估。日常交流建议替换为“分类衡量”“系统评估”等现代词汇以保通畅。
“畴量”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chóu liàng(注音:ㄔㄡˊ ㄌㄧㄤˋ),其核心含义为酌量、估量。具体解释如下:
《宋书·武帝纪下》记载了一则诏书:“其餘官僚,或自本俸素少者,亦畴量增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宋书》或汉典等权威文献。
败类八戎兵梢裳帷打靶倒执手版电信短绌顿河督署厄难分开黼黻更妆关陆滚珠黄丝回隐贱气胶杯交煽戒示哜咨镌切蹶阴巨搜控御岭巆临硎流浪儿陋身露红烟紫呶拏浓集频婆果破觚剖析扑剌噗喇喇强食靡角清爽丘亭绮习缺如溶溶滟滟驶马霜茎戍籍输纳树腰送秋波素昧平生停泊体信同休穨法湾曲暐烨习故袭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