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灸刺的意思、灸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灸刺的解释

艾灸和针刺。《素问·血气形志》:“形乐志苦,病生於脉,治之以灸刺。”《急就篇》卷四:“灸刺和药逐去邪。” 颜师古 注:“灸,以火艾灼病也;刺,以箴刺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是以灸刺惨痛而不可止者,以痊病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灸刺是中医学术语,指两种传统外治疗法——灸法与针刺的合称,分别通过热力刺激和器械刺激穴位调理疾病。以下从释义、应用及权威来源展开说明:


一、词义解析

  1. 指用燃烧的艾绒熏灼体表穴位,《说文解字》释为“灼也”,《汉语大词典》明确其本义为“用艾火烧灼以治病”。

  2. 即针刺疗法,《黄帝内经》称“微针通其经脉”,指用金属针具刺入穴位以调和气血。

  3. 合称“灸刺”

    二者常协同使用,如《灵枢·官能》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强调互补关系。


二、医学应用


三、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定义“灸”为灼疗法,“刺”为针术,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2.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详述针灸配合原则,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3. 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认可针灸治疗43种疾病的有效性(链接)。
  4. 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国家标准(编号GB/T 21709),规范临床操作。

四、历史沿革

灸刺疗法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后由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系统化,唐代列为太医署必修科目,2010年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

(注:因部分古籍无网络公开链接,来源标注以纸质文献及官方机构为准,WHO链接为有效权威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灸刺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组合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灸刺指艾灸与针刺两种治疗方式的结合。其中:

二、经典文献溯源

  1. 《黄帝内经·素问》提出:"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
  2. 汉代史游《急就篇》记载:"灸刺和药逐去邪"
  3. 晋代葛洪《抱朴子》将灸刺类比为治国的必要手段:"灸刺惨痛而不可止者,以痊病也"

三、扩展含义

汉代桓宽《盐铁论》中引申为去除积弊的治理手段:"事灸刺稽滞,开利百脉",这种用法将医疗手法升华为政治隐喻。

知识补充

该疗法至今仍在中医临床使用,现代研究显示艾灸可产生红外辐射(波长5.6-25μm),针刺能引发神经电信号传导,二者结合能产生协同治疗效果。

(注:因多个网页内容重复,主要综合信息编写)

别人正在浏览...

崩查鯾子别第猜暴惨澹仓廪藏往惭吝漕藏筹餉畜孽春藻大姆子点将録地场迭地东繇二二忽忽佛印感慕工间狗生角官轻势微冠首蚝房贾盭季路一言境遇诳具老搭档冷竹掠杀灵门临河欲鱼露妆媚惑木变石嬭母男方呕唱炰烙破门巧卫啓藩青扈入监三十而立鲨翅删省説法输鼠束笋塌冗薙度童声退香挽挽文陛五言绝句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