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籍田的意思、籍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籍田的解释

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相传天子籍田千亩,诸侯百亩。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诸侯执耒耜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称为“籍礼”,以示对农业的重视。亦指天子示范性的耕作。《诗·周颂·载芟序》:“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 郑玄 笺:“籍田,甸师氏所掌,王载耒耜所耕之田。天子千亩,诸侯百亩。籍之言借也,借民力治之,故谓之籍田。”《史记·孝文本纪》:“上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裴駰 集解:“ 应劭 曰:‘古者天子耕籍田千亩,为天下先。籍者,帝王典籍之常。’ 韦昭 曰:‘籍,借也。借民力以治之,以奉宗庙,且以劝率天下,使务农也。’” 宋 叶适 《祭王君玉太博文》:“籍田以来,倩咐尤谨;我已昧昧,子何恳恳!” 明 高启 《劝农文》:“﹝皇上﹞每岁亲耕籍田,復召父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籍田”是中国古代帝王亲耕的礼仪性农田,具有祭祀与劝农的双重意义。该制度最早可追溯至周代,《周礼·天官·甸师》记载“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籍”,指周王率百官于春耕时举行籍田礼,象征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汉代班固《汉书·文帝纪》注引臣瓒曰:“景帝诏曰:‘朕亲耕,后亲桑,为天下先。’本以躬亲为义,不得以假借为称也”,进一步说明帝王亲耕的示范作用。

从功能上看,籍田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1. 祭祀功能:所产谷物用于宗庙祭祀,《礼记·祭统》称“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
  2. 劝农功能:《吕氏春秋·孟春纪》载“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田”,通过仪式鼓励百姓耕作
  3. 礼仪属性:隋唐时期形成固定礼制,《隋书·礼仪志》详细记载了籍田仪仗、服饰等规范

现代学者杨宽在《古史新探》中指出,西周籍田礼实质是“藉民力耕公田”劳役制度的仪式化遗存,反映了早期农业社会的生产关系特征。该制度随历史演变逐渐形式化,至明清时期演变为先农坛祭祀体系的一部分。

网络扩展解释

“籍田”是中国古代与农耕礼仪相关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和演变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定义

“籍田”是古代天子、诸侯在春耕前举行亲耕仪式的田地,具有象征性和礼仪性。根据记载,天子籍田通常为千亩,诸侯百亩。其名称存在两种解释:

  1. 登记管理说:指登记在册的私田();
  2. 借力耕种说:即“借民力耕种”的公田()。

二、核心仪式——“籍礼”

三、历史演变

四、字义辨析

“籍田”与“藉田”常混用,但存在细微差异:

五、文化意义

该制度体现了古代“以农为本”的思想,通过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性参与,强化农业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同时具有凝聚民心的政治功能()。

别人正在浏览...

豹成文悲号被子植物宾正猜虞惨重传节麤相丁令斗回对句对天发誓铎针幡缉燔妻子管家婆画隐蛔虫结驷列骑靖深技人济物绝非拘瘿看不起口稳兰草临飨柳笛缅隔面目密谟明知米贴粘合剂女郎花铺厫巧言令色奇道入务三越筛锣掌号释怨水功水尽鹅飞水流黄淑貌悚戴缩项苏秦縢囊铁驳王八羔子枉矢哨壶违挠文昌君卧床不起五涂详聋陷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