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述的意思、纪述的详细解释
纪述的解释
记载叙述。纪,通“ 记 ”。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宠传褒詔,喜动邻封,方属沉緜,难辞纪述。”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时公已致仕在 潁川 ,以其间纪述有未欲广者,因尽删去之。” 朱自清 《中国歌谣》:“客籍人有一种风俗,很有可纪述的价值的。”
词语分解
- 纪的解释 纪 (紀) ì 记载:纪年。 * 。纪行(妌 )。纪实。纪念。纪传(刵 )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纪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
- 述的解释 述 ù 讲话,陈说,叙述。述评。描述。论述。综述。述职。述而不作。 修纂:著述。 循,顺行:“报我不述”。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纪述"是汉语中具有明确语义功能的复合词,其核心意义为系统记录与客观陈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七版)的定义,该词由"纪"(记录、整理)与"述"(叙说、陈述)两个语素构成,指对事件、现象或历史过程进行条理清晰的文字记载。
在具体应用中包含三个语义层次:
- 客观记录性:强调对事实的忠实呈现,《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引《左传·成公十四年》"微而显,志而晦"的注疏,指出纪述需保持"事核而言直"的实录原则
- 系统性要求:要求记载内容具有时序连贯与逻辑关联,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特别强调"纪述之文须具经纬,方成体统"的编纂准则
- 文体指称性:作为名词使用时,可指代史书中的特定体例,如《史记》本纪与列传并称"纪述之体"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多集中于学术著作、历史文献及公文写作领域,其权威性源于对事实的客观呈现与逻辑编排的双重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纪述”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基本释义
“纪述”指记载和叙述,其中“纪”通假为“记”,二字在古代文献中常通用。该词多用于描述对事件、风俗或历史的系统性记录。
2.用法与语境
- 历史文献:如唐代司空图的《解县新城碑》提到“难辞纪述”,指对事件的详细记录。
- 文学研究:朱自清在《中国歌谣》中用“纪述”描述客籍人风俗的记载价值。
- 修订与删减:宋代朱弁在《曲洧旧闻》中提及对纪述内容的筛选,说明其严谨性。
3.字形与结构
- “纪”为左右结构,“述”为半包围结构,组合后强调以规范形式记录内容。
- 需注意“纪”在此处仅表示“记录”,而非“纪律”等引申义。
4.权威来源对比
- 高权威网页(如、3)均以古籍和现代学者用例佐证,而低权威网页(如-7)多为重复释义,建议优先参考前者。
5.常见误区分辨
- 现代汉语中,“纪”与“记”已分化,但“纪述”作为固定搭配仍保留古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用例或语言学分析,可查阅《汉典》或相关研究文献(来源:、3)。
别人正在浏览...
艾康八览般倕榜谕碧汉陛荣才品串铃箠杖大莫道傍筑室倒空大事诋谤肚肠嫩乏军兴泛浸发体丰烈佛头着粪稿纸孤根寒蝇皇颉黄寿丹化行晦涩火眼金睛郊桑骄穉京员金鲸金丝薰魁颀理鉴霖霪利息率藜蒸陋室率勉面创目击耳闻逆理缥瓦迁播欺巧弃言杞忧三棘六异伤刻善哉行沈浸深禁讨习听其言而观其行统建托骥之蝇托赏往朝伟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