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箠杖的意思、箠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箠杖的解释

1.棍棒。 汉 王充 《论衡·订鬼》:“病者因剧身体痛,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

2.用棍棒拷打。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 兴定 初, 朮虎高琪 为相,恶士大夫,有罪輒以军储论,加箠杖。” 明 张居正 《乞宥言官疏》:“荷蒙圣慈俯从,曲赐宽宥,免其箠杖,天下莫不称仁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箠杖”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名词含义(刑具)
    指用于拷打的棍棒类工具,通常由竹、木制成。例如《后汉书·列女传》提到“或便加棰杖”,此处“箠杖”即指刑具本身。汉代王充《论衡》中描述的“鬼持箠杖殴击之”,也印证了其作为击打工具的属性。

  2. 动词含义(刑罚行为)
    表示用棍棒实施拷打的行为。元代文献记载官员对士大夫“加箠杖”,明代张居正奏疏中提及“免其箠杖”,均指通过杖击进行惩罚。这种刑罚在具体执行时存在差异:

    • 笞刑:用小荆条/竹板抽打臀部、腿部(较轻)。
    • 杖刑:用更粗的棍棒击打相同部位(较重),宋元时期甚至要求“去衣受杖”。

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箠杖》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是指用来打击或惩罚的器具。该词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竹(⺮)和攵,笔画数为16。《箠杖》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周礼·乐器》中,用来指代一种用竹制成的鞭子。在繁体字中,该词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也有所不同。《箠杖》的古代写法为「視杖」,其中的「視」为字形变体,与现代的「箠」字相似,表示用竹子制成的打击器具。这种古代写法已经不再使用。 以下是关于《箠杖》的一些例句: 1. 他因为犯了错,接受了老师的箠杖惩罚。 2. 那个叛逆的学生经常挨箠杖。 一些与《箠杖》相关的组词包括「鞭箠」、「丧箠」等。近义词有「鞭子」、「鞭策」等,用来表示使用来打击或惩罚的器具或行为。反义词则可能是「奖励」、「褒奖」等,表示给予表扬或奖励的行为。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