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孤根的意思、孤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孤根的解释

(1).独生的根。谓孤独无依或孤独无依者。 唐 张九龄 《叙怀》诗:“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唐 张九龄 《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诗:“孤根自靡託,量力况不任。” 宋 范仲淹 《依韵酬府判庞醇之见寄》:“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 柳亚子 《三月廿一夜听罗迈部长报告时事有作》诗:“披肝沥胆谈团结,赢得孤根泪似麻。”

(2).独立的根基;独特的根底。 唐 杜甫 《滟滪》诗:“ 灧澦 既没孤根深,西来水多愁太阴。”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之三:“沧江见底应无日,万丈孤根世不知。” 金一 《文学观》:“ 杜 之《典》, 马 之《考》,尤掌故海也。 郑樵 孤根,前无古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孤根”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解析,结合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用例更能体现其意境:

一、基本释义

  1. 独生的根

    • 字面指植物单独生长的根,常引申为孤独无依的人或事物。例如张九龄《叙怀》中“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以孤根比喻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
    • 杜甫《滟滪》诗句“滟滪既没孤根深”,则用“孤根”形容江石根基独立,暗喻环境的险峻与孤立。
  2. 独立的根基或独特的根底

    • 强调事物具有独特的基础或特质。如王安石《金山寺》中“万丈孤根世不知”,描绘山石根基深邃独立,隐喻超然世外的品格。

二、文学意象与用法

三、构词解析

“孤根”既有自然意象的描绘,又承载了丰富的人文情感,常见于诗词文赋中表达孤寂、坚韧或独特性的主题。

网络扩展解释二

孤根:词义解释

《孤根》一词来自于汉语,其意思是指一根单独孤立的根,而没有其他根或者依附物。这个词常用来比喻某种事物缺少根基或者基础,孤立无援。

笔画和部首

《孤根》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木”,表示与树木有关,同时也是一个汉字的部首。它一共有13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孤根》这个词最早见于明代徐渭的论文《採薪五錄》。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孤根」。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孤根的写法有一些变异。在唐代钟嵘的《类篇》中,它的写法是「孤根木」,多了一个「木」字。

例句

1.这棵苗虽然长得不高,但是确实有坚强的孤根支撑。

2.这个项目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很容易孤根而绝。

组词

孤独、根本、孤单、根源、孤陋寡闻、根深蒂固

近义词

独根、单根、唯一根、独立根

反义词

繁茂、丰盛、庞大、众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