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谕的意思、榜谕的详细解释
榜谕的解释
张榜晓谕。《元史·忽辛传》:“ 乌蛮 等租赋,岁发军徵索乃集, 忽辛 以利害榜諭诸蛮,不遣一卒,而租赋咸足。”
词语分解
- 榜的解释 榜 ǎ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 榜 à 摇船的
- 谕的解释 谕 (諭) ù 告诉,使人知道(一般用于上对下):面谕。手谕。谕旨。晓谕。 明白,古同“喻”,明白,理解。 古同“喻”,比方。 笔画数:; 部首:讠;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榜谕”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拼音与结构
- 拼音:bǎng yù
- 字形结构:均为左右结构,“榜”指张贴的文书,“谕”意为告知、晓示。
基本解释
指通过张榜公告的形式向民众传达官方命令或重要信息,常见于古代官府行为。例如《元史·忽辛传》记载:“忽辛以利害榜諭诸蛮,不遣一卒,而租赋咸足。”
出处与用法
- 历史文献:主要见于《元史》,用于描述官方通过张贴文书解决赋税征收问题。
- 语境特点:多用于上级对下级、官府对民众的正式通告,强调公开性和权威性。
字义分解
- 榜:指公开张贴的文书或名单(如“榜帖”“红榜”)。
- 谕:意为告知,特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如“晓谕”“谕旨”)。
现代关联
现代类似概念包括“公告”“公示”,但“榜谕”更具历史色彩,多用于古文或特定学术讨论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榜谕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木和言,共有10个笔画。它来源于古代中国的文书制度,是皇帝或高级官员发布的命令、通告等。榜谕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与简体中文中相同。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榜谕并没有大的变化。它仍然用木和言两个部首组成,表示以木刻成的木板上刻写命令。这种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古代文书系统中。
以下是榜谕的一个例句:皇帝发布一道榜谕,要求全国各地加强治安。
与榜谕相关的词语有:公告、命令、通告等。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表示上级发布的指示或要求。
与榜谕意义相反的词语可能是:反悔、不承认等。这些词语表示不接受或不遵守上级发布的指示。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