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載叙述。紀,通“ 記 ”。 唐 司空圖 《解縣新城碑》:“寵傳褒詔,喜動鄰封,方屬沉緜,難辭紀述。”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九:“時公已緻仕在 潁川 ,以其間紀述有未欲廣者,因盡删去之。” 朱自清 《中國歌謠》:“客籍人有一種風俗,很有可紀述的價值的。”
“紀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紀述”指記載和叙述,其中“紀”通假為“記”,二字在古代文獻中常通用。該詞多用于描述對事件、風俗或曆史的系統性記錄。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用例或語言學分析,可查閱《漢典》或相關研究文獻(來源:、3)。
紀述是一個由兩個部分組成的漢字,第一個部分是“纟”,又稱為“紅”,表示與紡織品有關,第二個部分是“巠”,是一個獨立的漢字部首,表示與山有關。紀述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纟(紅):手工紡織的絲線、纖維。橫道數目:3橫。豎道數目:1豎。
巠:山的形狀。橫道數目:1橫。豎道數目:2豎。
紀述這個詞源于古代漢字,由于它的字義涉及到“記載”和“叙述”等方面的意思。古代繁體中的寫法保持了與現代漢字略有不同的形狀,但整體結構和意義基本相同。
紀述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通常以更加繁複的形式呈現,包括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等,這種古代寫法比現代簡體字更加複雜。然而,紀述的基本意義和用法在古代與現代并無區别。
以下是一些關于紀述的例句:
1. 他通過詳盡的紀述回憶起了那段往事。
2. 這部紀述了曆史事件的紀錄片非常有啟發性。
一些與紀述相關的組詞有:
1. 紀年:記錄年份或曆史事件。
2. 記述:記錄并叙述事情。
3. 紀實:真實地記錄和描述。
紀述的近義詞包括:
1. 描寫:用文字詳細描述事物的特點。
2. 記載:記錄事物的過程和細節。
反義詞:
1. 隱匿:隱藏、不表露。
2. 掩蓋:把事情隱藏起來,不讓人知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