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th aching head and knitted brows;with abhorrence] 形容心里非常怨恨、讨厌
亦作“ 疾首蹙頞 ”。厌恶愁苦貌;厌恶憎恨貌。《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於此,百姓闻王鐘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於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赵岐 注:“疾首,头痛也;蹙頞,愁貌。” 王夫之 《四书稗疏·孟子》:“頞,鼻茎也……疾首者,蓬髮不理,低垂丧气,若病者之容耳。” 明 张居正 《答荆州道府辞两院建坊书》:“往者,察院建坊,僕屡书止之……今闻 汪 凌 二公又有此举,使僕疾首蹙额,跼蹐无措。”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下》:“愚尝久於 山东 , 山东 之民,无不疾首蹙额而诉火耗之为虐者。”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四》:“我独不解 中国 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
“疾首蹙额”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jí shǒu cù é,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孟子》原文或宋代文献。
《疾首蹙额》是一个成语,描述一个人因为疾病,忧愁或者痛苦而皱起眉头的样子。它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遭遇痛苦或困扰时的表情。
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疒、首、足,总共有20个笔画。
《疾首蹙额》源自于唐朝文人白居易的《长恨歌》:“簪花黄锁裙,砌下蹙额频。”这句诗中的“蹙额”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痛苦。
在繁体字中,成语的写法为「疾首蹙額」。
在古代汉字里,成语《疾首蹙额》的写法为「疾首蹙額」,与现代汉字写法略有差异。
他一直面带疑惑的表情,疾首蹙额地思考着这个问题。
- 疾病:形容身体不健康或患有某种疾病。
- 首脑:指某个集团或组织中的最高领导人。
- 蹙眉:形容因为疑惑、担忧等原因而皱起眉头。
- 愁眉苦脸:形容因为忧愁或困扰而脸上的表情不悦。
- 锁眉:形容因为忧愁而紧皱眉头。
反义词是指与成语意思相反的词语,对于《疾首蹙额》,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阿蛮八洞神仙百疾败损宝惜北冥才技筹建传递川禽打牙祭滴水不漏东山日头一大堆反过来疯癫识倒堽身高结嗝嗝蛤骨棺题葭管江山如此多娇荐至静县金淘沙拣儁捷来意连班利患猫头鹰棉菸民英旁室平年评赃潜夫潜生青华君秦七起羞日旸入内三元里沙鹭眚目沈卢适庶赎命太阳历贪财铜钱铜头铁额文绎无父侮弄无支祁乡心仙音烛下文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