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槛的意思、曲槛的详细解释
曲槛的解释
曲折的栏杆。 前蜀 李珣 《菩萨蛮》词:“曲槛日初斜,杜鹃啼落花。” 清 纳兰性德 《秋千索·渌水亭春望》词:“茜袖谁招曲槛边,弄一缕秋千索。” 郑泽 《病起》诗:“嫩日晶莹曲槛边,暖风吹散药罏烟。”
词语分解
- 曲的解释 曲 (⑥麯) ū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曲笔(a.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b.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
- 槛的解释 槛 (檻) à 栏杆:“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圈(乶 )兽类的栅栏:槛车(a.运兽用的有栏杆的车;b.古代押运囚犯的车)。槛阱。槛圈(刵 )。 槛 (檻) ǎ 〔门槛〕门下的横木。亦作
网络扩展解释
“曲槛”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ǔ kǎn,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一、基本含义
-
字面解释
“曲”指弯曲、曲折,“槛”指栏杆或门槛。组合后多指曲折的栏杆,常见于古典建筑中的回廊、亭台等结构,体现建筑设计的精巧与层次感。例如:
- 苏轼《曲槛》中“流水照朱栏”,描绘了水边栏杆的景致。
- 清代纳兰性德词句“茜袖谁招曲槛边”,也以曲槛为场景描写。
-
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曲槛”常与自然景物结合,营造幽静、婉约的意境。如:
- 前蜀李珣《菩萨蛮》中“曲槛日初斜,杜鹃啼落花”,通过曲槛与落花表现春暮的寂寥。
二、特殊用法
- 成语中的比喻义(较少见)
提到“曲槛”作为成语时,比喻“人行为有节制,不过分放纵”。但这一用法在古籍和现代语境中较为罕见,可能属于特定解释或误标。
三、应用示例
- 建筑场景:如“闲闲山庄”中的“池亭水榭,曲槛长廊”,形容园林设计的蜿蜒之美。
- 诗词意象:如顾夐《河传·曲槛》中“曲槛,春晚,碧流纹细”,以曲槛为背景描绘春日细腻风光。
“曲槛”的核心含义是曲折的栏杆,多用于古典文学与建筑描述。若需进一步了解其成语用法,建议结合权威古籍或词典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曲槛
曲槛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由“曲”和“槛”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曲”字的部首是曰,总计12画;“槛”字的部首是木,总计13画。
来源
“曲槛”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在小说中,曲槛指的是庭院内弯曲的门槛。
繁体
曲檻(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康熙字典》中的写法为:
曲:卄一丨又丨乙一匸
橛:木舛攵
例句
他迈过曲槛,来到了美丽的庭园。
组词
曲折、槛栏、曲线、槛外
近义词
弯曲、蜿蜒、曲线、拐弯
反义词
直、笔直、直线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