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嵇琴的意思、嵇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嵇琴的解释

(1). 嵇康 所抚之琴。《晋书·阮籍嵇康等传论》:“临锻灶而不迴,登 广武 而长叹,则 嵇 琴絶响, 阮 气徒存。”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序》:“彼 荆 筑悲歌,而 燕丹 变色; 嵇 琴雅奏,惟 向秀 擅聆。岂同声起予,合志发愤邪!”

(2).古琴的一种。相传为 嵇康 所创制。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乐舞声歌·嵇琴》:“或曰 嵇 琴, 嵇康 所製,故名 嵇 琴,虽出於传诵,而理或然也。” 明 钱棻 《踏莎行·园居》词:“壁掛 嵇 琴,村疑 阮 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嵇琴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专有名词,包含两层核心含义:

一、乐器名称 指魏晋时期名士嵇康擅长演奏的七弦琴。据《晋书·嵇康传》记载,嵇康"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其演奏的《广陵散》被誉为琴曲绝响(来源:《晋书·卷四十九》)。宋代朱长文《琴史》载:"叔夜(嵇康字)特妙于琴,得古人深趣",印证其琴艺造诣(来源:《琴史·卷三》)。

二、文化符号 该词引申为文人雅士精神追求的象征。唐代白居易《夜琴》诗云:"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虽未直言嵇琴,却继承其琴中见志的意境(来源:《白氏长庆集》)。明代《永乐琴书集成》更将嵇康列为"琴道四圣"之一,确立其在琴学史上的宗师地位(来源:《琴书集成·卷五》)。

注:文中古籍来源均为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收录文献,因古籍原文无网络链接,故按学术规范标注文献出处。

网络扩展解释

“嵇琴”一词的释义可从历史典故和乐器演变两个角度综合解析:

一、历史典故含义

  1. 嵇康所抚之琴
    源自《晋书》记载的“嵇琴絶响,阮气徒存”,指魏晋名士嵇康弹奏的琴,象征其音乐造诣与精神传承。后世文学中常以“嵇琴”隐喻文人风骨,如庾信《思旧铭》中“托情嵇琴”即为此意。

二、乐器名称及演变

  1. 古琴形制
    宋代文献称其为嵇康创制的古琴,但实际为后人附会。晋代尚无拉弦乐器,嵇康所处时代琴为弹拨乐器。
  2. 拉弦乐器前身
    嵇琴实为唐代“奚琴”演变而来,宋代因避胡名改称“嵇琴”,形制类似现代二胡,但琴杆、琴筒较短,无千斤,用竹片擦弦发声。元代后逐渐发展为胡琴,成为二胡雏形。

三、名称由来争议

四、文学与现实的关联

尽管嵇琴与嵇康无直接发明关系,但通过名称附会和文化重构,该词融合了历史人物精神象征与乐器演变史,成为兼具文学意象与音乐史实的概念。

别人正在浏览...

变生肘腋兵秩比邱裁心镂舌灿蔚衬背成矿打耳光點金作鐵阽危二藏风檐刻烛符牌鈇锧鬼随邪黑云母幻术花烛洞房虎口余生佳好降诞日简视窖藏鲸寇敬职九世局格磕搭兰膏怜孤惜寡炼焦僚侍铃閤里学罗曼史门梱民言蓬筚生辉批落铺手铺翳千歳诮累秋扇群处仁化肉里钱绍继诗辞十三月疏布通文调武土步隤瘁位于飨殿效诚夏孰心比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