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嵇琴的意思、嵇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嵇琴的解釋

(1). 嵇康 所撫之琴。《晉書·阮籍嵇康等傳論》:“臨鍛竈而不迴,登 廣武 而長歎,則 嵇 琴絶響, 阮 氣徒存。”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序》:“彼 荊 築悲歌,而 燕丹 變色; 嵇 琴雅奏,惟 向秀 擅聆。豈同聲起予,合志發憤邪!”

(2).古琴的一種。相傳為 嵇康 所創制。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樂舞聲歌·嵇琴》:“或曰 嵇 琴, 嵇康 所製,故名 嵇 琴,雖出於傳誦,而理或然也。” 明 錢棻 《踏莎行·園居》詞:“壁掛 嵇 琴,村疑 阮 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嵇琴”一詞的釋義可從曆史典故和樂器演變兩個角度綜合解析:

一、曆史典故含義

  1. 嵇康所撫之琴
    源自《晉書》記載的“嵇琴絶響,阮氣徒存”,指魏晉名士嵇康彈奏的琴,象征其音樂造詣與精神傳承。後世文學中常以“嵇琴”隱喻文人風骨,如庾信《思舊銘》中“托情嵇琴”即為此意。

二、樂器名稱及演變

  1. 古琴形制
    宋代文獻稱其為嵇康創制的古琴,但實際為後人附會。晉代尚無拉弦樂器,嵇康所處時代琴為彈撥樂器。
  2. 拉弦樂器前身
    嵇琴實為唐代“奚琴”演變而來,宋代因避胡名改稱“嵇琴”,形制類似現代二胡,但琴杆、琴筒較短,無千斤,用竹片擦弦發聲。元代後逐漸發展為胡琴,成為二胡雛形。

三、名稱由來争議

四、文學與現實的關聯

盡管嵇琴與嵇康無直接發明關系,但通過名稱附會和文化重構,該詞融合了曆史人物精神象征與樂器演變史,成為兼具文學意象與音樂史實的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二

《嵇琴》的意思

《嵇琴》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古代文人嵇康所彈奏的一種古琴,也用作比喻他的琴藝和音樂才華。

拆分部首和筆畫

《嵇琴》的部首是“嵇”和“琴”,其中“嵇”是左邊的部首,而“琴”則是右邊的部首。按照漢字的書寫習慣,我們可以拆分《嵇琴》這個詞為兩個部分。

部首“嵇”是由崖(山崖)和人組成,共有10畫。部首“琴”是由王(玉王冠)和弦組成,共有10畫。

來源

《嵇琴》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嵇康這位古代文人。嵇康是東晉時期的文學家、音樂家和政治家,他擅長彈奏古琴,有着卓越的音樂才華。因此,人們常用“嵇琴”來稱呼他的琴藝。

繁體

在繁體字中,《嵇琴》可以寫作「嵇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作《嵇琴》時,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字形。然而,由于篇幅限制,無法一一列舉。

例句

1. 嵇琴聲動,引得衆人魂牽夢繞。

2. 他的琴藝如同《嵇琴》一般,令人陶醉。

組詞

1. 嵇康:古代文人名,指東晉時期的音樂家、文學家和政治家嵇康。

2. 古琴:古代七弦琴,用來伴奏唱歌或獨奏。

近義詞

古琴、古筝、古箏、古瑟

反義詞

電子琴、鋼琴、吉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