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符牌的意思、符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符牌的解释

古代朝廷发驿遣使时由执勤官员佩带以为信物的金属牌子。《明史·职官志三》:“尚宝司,卿一人,少卿一人,司丞三人,掌宝璽、符牌、印章,而辨其所用。” 清 龙文彬 《明会要,舆服下·符节》:“ 洪武 四年五月,造用宝金符及调发走马符牌……走马符牌,铁为之,共四十,金字银字者各半、藏之内府,有急务调发,使者佩以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符牌是古代官方凭证的统称,具有身份验证和行政授权功能。以下为汉语词典角度的详细释义:

一、词源与结构分析 “符”字本义为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的凭证,《说文解字》释作“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牌”指带有标识的板状物,二者结合形成的复合词最早见于唐代典章制度记载。

二、形制演变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符牌材质历经竹木、青铜、金银等阶段,形制包含鱼形、虎形、龟形等特殊造型。唐代开始出现刻有官职信息的金属腰牌,宋代发展出可剖分勘验的“合符”制度。

三、功能分类

  1. 军事符牌:如虎符,需两半契合方可调兵
  2. 行政符牌:官员身份凭证,如宋代“鱼袋”
  3. 宗教符牌:道教“五雷号令”等法器
  4. 民用符牌:通关文牒、商帮信物等

四、文化衍生 《辞海》指出符牌制度影响了现代证件体系,其“信物”概念延伸至成语“符合”的语义演变。故宫博物院藏有明清时期象牙朝牌、金牌等实物佐证。

网络扩展解释

符牌是古代中国官方使用的信物凭证,主要用于身份验证或紧急事务调发。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符牌是古代朝廷向官员或使者发放的凭证,通常由执勤者佩带,用于证明身份或传递命令。其核心功能为“合符”,即通过核对符牌的两部分确认真实性。

  2. 材质与形制

  1. 主要用途
  1. 管理机构
    明代设尚宝司,专职掌管符牌、玺印等信物,需辨别其使用场景(《明史·职官志》)。

  2. 历史渊源
    符牌制度可追溯至黄帝时期,汉代文献明确其“书敕命于上”的形制,南朝《玉篇》进一步解释“牌”为牓(公示文书)。

符牌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与军事信物,其材质、用途随朝代演变,但核心功能始终是验证身份与传递命令的官方凭证。

别人正在浏览...

百花王板直辩释布笔采刈苍狼称力瞋詈沉醉鸱张鱼烂楚蛮爨桂炊玉钓緍帝履地澁断渡度轨二鼓分装俯盼赶情关奏寒粟禾谷疾言厉色居句开航狼羊同饲量揆联篇累牍六玉梅槐蒙晦鸣和明算模放末毫泥沙俱下跑鞋平淡无味泼墨仙人图旗牌七窝八代觑便热平衡绍继市贾时隽视如寇仇收歇添坟天笑铁菱同声一辞推拔王雎武考小聚狎翫斜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