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牌的意思、符牌的详细解释
符牌的解释
古代朝廷发驿遣使时由执勤官员佩带以为信物的金属牌子。《明史·职官志三》:“尚宝司,卿一人,少卿一人,司丞三人,掌宝璽、符牌、印章,而辨其所用。” 清 龙文彬 《明会要,舆服下·符节》:“ 洪武 四年五月,造用宝金符及调发走马符牌……走马符牌,铁为之,共四十,金字银字者各半、藏之内府,有急务调发,使者佩以行。”
词语分解
- 符的解释 符 ú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符。符信。符节。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音符。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符咒。护身符。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符瑞。符应(
- 牌的解释 牌 á 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标志:门牌。路牌。牌子。牌匾。牌价。 凭证:金牌。银牌。腰牌。 产品的商标:名牌货。 古代兵士在战争时或现代警察在驱散示威者时用来遮护身体的东西:盾牌。挡箭牌。 娱乐或 *
网络扩展解释
符牌是古代中国官方使用的信物凭证,主要用于身份验证或紧急事务调发。以下是详细解释:
-
基本定义
符牌是古代朝廷向官员或使者发放的凭证,通常由执勤者佩带,用于证明身份或传递命令。其核心功能为“合符”,即通过核对符牌的两部分确认真实性。
-
材质与形制
- 材质演变:早期符牌多为木制(《史记》记载轩辕氏“合符釜山”),明代则出现铁制符牌,分金字、银字两种(《明史》记载)。
- 形制特征:通常刻有文字或符号,需与另一部分拼合验证,体现“符,信也”的本质(《说文解字》)。
- 主要用途
- 驿传调遣:用于发驿遣使,如明代急务调发时使者需佩带符牌。
- 军事与政务:作为调兵、传令的凭证,如《明会要》提及“走马符牌”用于紧急事务。
-
管理机构
明代设尚宝司,专职掌管符牌、玺印等信物,需辨别其使用场景(《明史·职官志》)。
-
历史渊源
符牌制度可追溯至黄帝时期,汉代文献明确其“书敕命于上”的形制,南朝《玉篇》进一步解释“牌”为牓(公示文书)。
符牌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与军事信物,其材质、用途随朝代演变,但核心功能始终是验证身份与传递命令的官方凭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符牌》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有着丰富的意义和用法。现在,我将为你简要介绍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写法、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它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
拆分部首和笔画:
《符牌》这个词可以从字面上看出,它由两个部首组成。第一个部首是“⺮”(竹字底),第二个部首是“牛”(牛字头)。根据笔画顺序,它的总笔画数是10画。
来源:
《符牌》一词来源于古代,它用以指代一种印有符文或符号的牌子或片子。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符牌作为一种通讯或符号交流的工具。
繁体写法:
《符牌》的繁体写法为「符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 《符牌》被写作「符牌」。
例句:
1. 请把这个符牌放在门口,表示家里正在进行祭祀仪式。(Please place this symbol card at the door to indicate that a ritual is being held at home.)
2. 这些符牌是用来保护人们免受邪恶势力侵害的。(These talisman cards are used to protect people from evil forces.)
组词:
与《符牌》相关的组词有「护符」(amulet),「符箓」(talisman),「符咒」(spell),「符文」(rune)等。
近义词:
与《符牌》意义相近的词汇有「符号」(symbol),「标志」(sign),「徽章」(badge)等。
反义词:
与《符牌》相反的词汇可能是「空白」(blank),「无记号」(unmarked)等。
希望这些简要的解释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符牌》这个词的意思和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百代城搬移暴露文学拔突倍伴弊恶避弄长白山昌狂陈白蠢物大权在握牒诉洞庭湖多用峨眉宝光覆润隔顿更长梦短还锋横头横脑狠切护岸隳胆健鬭俭腹检实椒稰惊棹金镒橛笔攫掇渴心生尘练识料来炉底卖饧天冒当媒怨朦胴披辟綮要蛆蝇埏镕神味师资首身分离书槅子儵然宋朝随着踏访投林畏备唯心主义无万千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贤耦小号矽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