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金正。《唐律疏议·名例》:“ 鷞鳩 筮宾於 少皞 ,金政策名於 顓頊 。”参见“ 金正 ”。
(2).财政。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四章:“金部总掌全地金行出纳度支之金政,定其用之多寡。”
金政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核心层面,均属古代政治经济术语:
金政指古代国家针对金属开采、冶炼、流通及使用所制定的法令或管理制度,特指对黄金、铜等贵金属的管控政策。其本质是国家对重要战略资源的专营与监管体系。
矿业管理政策
指国家对金属矿产(尤其是铜、铁、金、银)的开采权、冶炼权实行中央集权控制的制度。
例证:
《周礼·地官司徒》载“卝人掌金玉锡石之地”,设专职官员监管矿产。
《管子·地数》记齐桓公问管仲“何以富国”,答曰“官山海”,即国家垄断盐铁开采之政。
“禁政”之通假用法
“金”通“禁”,故“金政”可指国家禁令,尤指对特定物资流通的限制。
例证:
《礼记·王制》郑玄注:“金,谓禁也。”
《汉书·食货志》载汉武帝“禁郡国铸钱”,实为金属货币专铸政策。
特指黄金管制政策
在特定语境下,专指国家对黄金开采、交易或使用的法令。
例证:
《史记·平准书》载汉武帝“造银锡为白金”“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包含对贵金属货币的调控。
《韩非子·内储说上》:
“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辄磔于市。”
此“采金之禁”即“金政”的具象化,反映对私采黄金的严刑管控。
《文献通考·征榷考》:
载唐宋“坑冶之课”,详述官府对金银铜铁矿的税收与专营制度,为“金政”的财政化延伸。
该词属历史行政术语,现代汉语已罕用,研究需结合古代经济制度史。其内涵与“盐政”(盐业专营)、“漕政”(粮食运输)等并列,属“食货制度”范畴。
参考来源:
“金政”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文献来源来理解。以下是综合相关搜索结果后的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唐律疏议》《大同书》等原始文献(来源:、2、4)。
爱重柏夭别有心肠蛃属不皇侧武出群才典志方壶高姿攻歼遘愍钩深图远诡算瞽叟汩湮画碟皇帝老子画意诗情缄默郊坛娇子解诂谨厉金诺救苦救难撧耳挠腮考列口琴梁丽燎泡历选旅亭秘书监拇骈木秀于林南征北伐劈成千里舟亲子鉴定戚意区落曲覃扰民觞酒豆肉生口圣良诗兵诗债收缚死有余僇酸惨抟抟秃毫祥飇先考仙人观嫺淑闲言泼语销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