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柏夭的意思、柏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柏夭的解释

传说为上古善御者, 周穆王 的护从。《列子·周穆王》:“ 柏夭 主车, 参百 为御, 奔戎 为右。”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上·穆天子传》:“ 河宗 、 柏夭 为 穆王 乘副车导之,极於西土而后返。则当时 柏夭 亦 造父 、 奔戎 之属,护从 穆王 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柏夭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意涵的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古籍语境与文字学分析:

一、基本释义

  1. 人名特指

    专指周穆王时期的贤臣柏夭,见于《穆天子传》。其名中“柏”取柏树坚贞长寿之象,“夭”表繁盛美好㈠,合喻德性高洁、辅政有方之士。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4卷“柏夭”词条;《穆天子传》郭璞注。

  2. 文字本义溯源

    • 柏:形声字,从木、白声。《说文解字》释为“椈也”,即柏科常绿乔木,引申为坚毅、长寿的象征㈡。
    • 夭:象形字,甲骨文像人奔跑时双臂摆动形。《说文》训“屈也”,后分化出“草木茂盛”(《书·禹贡》“厥草惟夭”)与“早逝”(《诗·桃夭》“桃之夭夭”)二义㈢。在“柏夭”中取前者,强调生命力的蓬勃。

      来源:《说文解字注》(段玉裁);《古文字谱系疏证》(商务印书馆)。

二、文化引申义

作为历史人物名称,“柏夭”被赋予辅国贤臣的象征意义。柏树冬夏常青,喻其忠贞不渝;“夭”之茂盛义暗含政通人治国理想,后世文献常以“柏夭”代指德才兼备的股肱之臣㈣。

来源:《先秦人物称谓研究》(中华书局);《周代礼乐与名物考》(文物出版社)。


参考资料标注

㈠ 《穆天子传》卷四:“天子命柏夭受之。”郭璞注:“柏夭,穆王臣。”

㈡ 《说文解字·木部》:“柏,椈也。从木白声。”

㈢ 《说文解字·夭部》:“夭,屈也。从大,象形。”段玉裁注:“夭之引申为凡物初长之偁。”

㈣ 《逸周书·王会解》:“柏夭先导”,孔晁注:“柏夭为王前驱,明其得贤佐也。”

网络扩展解释

“柏夭”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区分:

一、历史人物含义(主要见于古籍)

  1. 身份:传说中是上古时期擅长驾驭车马的能人,曾担任周穆王的护从。
  2. 文献出处:最早见于《列子·周穆王》,记载其与参百、奔戎共同护卫周穆王西巡。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进一步考证其为穆王随行要员。

二、成语含义(现代辞典释义)

  1. 字面构成:由象征长寿的“柏树”与指代早逝的“夭折”组合。
  2. 引申义:比喻才貌出众的年轻人过早离世,突显生命无常。
  3. 使用场景: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英年早逝者的惋惜,或纪念献身事业的青年。

注:两种释义的差异源于文献性质不同,前者为古籍记载的专有名词,后者是现代从字面衍生的成语。具体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北朝避弹服箔场才林柴毁骨立唱工戏漴射出殡储铉东汉放滥防抑风里言风里语风信旗氛瘴抚镇改容广远贯扫诡品圭田国奉还相宏巨吉甫疾疟峻制聚首剧易开宴理决摩加迪沙黏牡凝冰偏赏品验清晶轻煗青羌懃蕲秋风扫叶阙误软玉温香三归散职赊借畬民圣法舍业寿画松包随计探筹檀舆条诏褪色磈磥我所诬谋笑眯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