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销铄的意思、销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销铄的解释

(1) [melt;remove]∶熔化;消除

只见一道金光,将窀穸庵的阴气忽然销铄殆尽。——《后西游记》

(2) [tabes]∶因久病消瘦

详细解释

(1).熔化。 汉 枚乘 《七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鑠而挺解也。” 南朝 梁 刘孝威 《塘上行苦辛篇》:“黄金坐销鑠,白玉遂淄磷。” 唐 李白 《长歌行》:“金石犹销鑠,风霜无久质。” 郭沫若 《满江红·一九六三年元旦书怀》词:“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鑠?”

(2).指灼热。 宋 王安石 《送李宣叔倅漳州》诗:“如 漳 犹近州,气冷又销鑠。”

(3).铄金销骨。形容毁谤之言害人之烈。语出 汉 邹阳 《于狱中上书自明》:“众口鑠金,积毁销骨”。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士庶人无切磋琢磨之益,多销鑠浸润之谗。”

(4).削弱;衰微。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彊梁之兇,销鑠缩栗,迎风而委伏。” 宋 叶适 《叶君墓志铭》:“然自古穷极富贵,执世所甚重之权,其当施之事,多繆乱而失其所以措之,至徒丧败销鑠而不足纪。”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北方如 陕西 、 甘肃 ,益以销鑠,而东三省与 新疆 尤无赖。”

(5).亏缺;消损。《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鑠而减毁。” 唐 孟郊 《送卢汀侍御归天德幕》诗:“古雪无销鑠,新冰有堆积。”

(6).憔悴;枯槁。《楚辞·九辩》:“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销鑠而瘀伤。” 王逸 注:“身体燋枯,被病久也。” 唐 李如璧 《明月》诗:“已悲芳岁徒沦落,復恐红颜坐销鑠。”《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魏生 渐渐黄瘦,肌肤销鑠,饮食日减。”

(7).亦作“ 销烁 ”。消耗;消磨。《吕氏春秋·明理》“人民淫烁不固” 汉 高诱 注:“淫邪销烁不一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销鑠精胆,蹙迫和气。” 宋 苏轼 《吴江岸》诗:“壮怀销鑠尽,回首尚心惊。” 清 黄宗羲 《次公董公墓志铭》:“二十年以来,风霜销鑠,日就芜没。”

(8).消逝,消失。 南朝 梁 何逊 《暮秋答朱记室》诗:“寸阴坐销鑠,千里长辽逈。” 唐 张谓 《邵陵作》诗:“昔时文武皆销鑠,今日精灵常寂寞。” 明 方孝孺 《赤壁》诗:“噫吁戏! 曹公 气势, 苏子 文章。人物销鑠,尘跡荒凉。”

(9).消除。 唐 韩愈 孟郊 《会合联句》:“国讎未销鑠,我志荡 卭陇 。” 宋 司马光 《上谨习疏》:“宣布善化,销鑠恶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销铄(xiāo shuò)是一个汉语双音节词汇,包含两层核心含义:

一、物理性消融 指金属、冰雪等物质受热熔化的过程。《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熔化;热化”,《说文解字注》引申其本义为“金器经火而流散”。例如《论衡·变动》中“烁金销石”的表述,即用“销铄”描述金属在高温下的液化现象。

二、精神性损耗 引申为精力、意志或身体状态的衰退。《古代汉语词典》收录其比喻义为“消耗削弱”,如《楚辞·九辩》中“形销铄而瘀伤”的用法,形容人体因疾病或衰老产生的虚弱状态。宋代《广韵》进一步将其拓展至“消磨意志”的心理层面。

该词属书面用语,常见于古典文献及学术著作,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低。两重含义均围绕“逐渐消减”的核心意象展开,体现了汉语词汇形义关联的特性。

网络扩展解释

“销铄”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熔化;消除
    指物体在高温下融化或某种状态被彻底清除。例如:

    “只见一道金光,将窀穸庵的阴气忽然销铄殆尽。”——《后西游记》
    此义项在古代文学中常见,如汉枚乘《七发》中“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鑠而挺解也”,强调金属的熔化。

  2. 因久病消瘦
    形容因长期患病导致身体枯瘦。例如:

    “形销铄而瘀伤。”——《楚辞·九辩》
    这一用法多见于古典医学或文学描述,如《警世通言》中“魏生渐渐黄瘦,肌肤销铄”。


二、引申与扩展


三、权威来源参考

总结来看,“销铄”兼具物理变化与人文隐喻的双重内涵,需结合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本祖不中成练彻头彻尾驰猎鸱义淡事点球丁丙法规法座粪丸甘棠遗爱感欷怪石荷粮魂摇魄乱戽水较高级秸秷竟案靳指眷酬冷竈脸道轮番瞒天马铺美男破老密封明珠投暗讴歌排句平睦破酲轻才好施若涉渊冰少惠盛才省份神童诗侠弹簧秤天诔填笮拖肠瓦上霜韦舃吴蔡体武担虾霸先帝乡国乡望仙游寺贤喆歊云下山狎异下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