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典志的意思、典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典志的解释

记载典章制度的文章和书籍。古书如《礼记》中的《王制》、《月令》、《明堂位》等篇,《史记》八书、《汉书》十志,及十通、会典、会要等,均属典志性质。《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远览典志,近观 秦 汉 ,虽官名改易,职司不同,至于崇上抑下,显分明例,其致一也。” 金一 《文学观》:“一曰典志,掌故是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典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典籍与志书的合称
    “典”指古代典籍(如经书、文献),“志”指记载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志书。两者结合后,既可指代文献书籍的集合,也可引申为形容博学多才的人。

  2. 典章制度的记载
    在历史学中,“典志”特指记录历代典章制度的文章或书籍,例如《礼记》中的《王制》《月令》,《史记》的“八书”、《汉书》的“十志”,以及《通典》《文献通考》等“十通”类著作。


二、使用场景


三、典型例子

  1. 《通典》(杜佑):首部典制通史,涵盖历代政治、经济制度。
  2. 《文献通考》(马端临):系统整理上古至宋代的典章制度。
  3. 会典与会要:如《唐会要》《明会典》,汇编单一朝代的制度条文。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内容,可参考《通典》《文献通考》等原著或相关学术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典志(dian zhi)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指的是记录和记载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的文字资料或著作。现在让我来为你解析一下典志的拆分部首和笔画,以及它的来源、繁体字形、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例句,还有与之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典志的拆分部首是八刀,它包含了“八”和“刀”两个部分。根据笔画计算,典志的总笔画数是12画,其中“八”的笔画数是2画,而“刀”的笔画数则是10画。 关于典志的来源,它最早出现在《木经》这本经典著作中,并在后来的历史中逐渐被广泛使用。在繁体字中,典志的写法和简体字相似,只是在一些笔画和部首的书写方式上略有不同。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典志的形态可能会和现代写法有所不同。然而,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典志所代表的含义始终是一致的,即指的是记录历史和记载文献的重要工具或著作。 以下是一个关于典志的例句: “他撰写了一本典志,详细记录了整个城市的历史和发展。” 这个例句展示了典志作为一种记录和记载历史的手段的使用方式。 除了典志这个词之外,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组词,比如典籍、典故、典范等。这些词语都和典志的意思或者用途有所关联,可以互相补充和解释。 至于典志的近义词,一些合适的词汇可能包括典籍、史书、记载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类似的含义,指的是记录有关历史、文化等的书籍或文字资料。 相反的,与典志相对的反义词可能是遗忘、忘却等,因为典志的本质就是为了避免历史和知识被遗忘,而起到记录和保存的作用。 希望这些简要的解释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典志这个词语。如果有其他疑问,我随时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