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扰民的意思、扰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扰民的解释

(1).驯服百姓。语本《周礼·天官·太宰》:“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 宋 王安石 《原教》:“善教者浹于民心,而耳目无闻焉,以道扰民者也。” 严复 《<原富>按语》:“此岂立治扰民者之所前知者耶!”

(2).侵扰百姓。《清史稿·镇国将军6*品级巴思哈传》:“追议在 永昌 纵兵扰民,降镇国将军6*品级。”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扰民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扰民”指对民众正常生活、工作或学习造成干扰的行为,通常与噪声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法律定义

根据《噪声污染防治法》,扰民需满足两个条件:

  1. 噪声排放超标: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 实际干扰后果: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工作或学习。

二、时间与分贝标准

  1. 夜间时段:通常为22:00至次日6:00(部分城市可能调整);
  2. 分贝限制:不同区域标准不同,例如居民区夜间不得超过50分贝。

三、常见类型与处理

  1. 噪声来源:包括施工、交通、娱乐活动等;
  2. 维权方式:可向公安机关举报,首次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500元罚款。

四、词语演变

原指“驯服百姓”(《周礼》),后演变为“侵扰民众利益”,现代多用于噪声场景。

提示:若遇扰民问题,建议优先协商,无效时可依据法律途径解决。

网络扩展解释二

扰民

《扰民》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指的是行为或事件对他人的平静、安宁造成干扰或影响。它可以用于形容各种不受欢迎的行为或事件,例如嘈杂的声音、不礼貌的行为、吵闹的人群等。

拆分部首和笔画

《扰民》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手部和心部。它的笔画数为9个。

来源

《扰民》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存在,它是现代汉语的新词汇。它的来源主要是从“扰乱************”、“干扰他人生活”等含义中衍生出来的。

繁体

繁体字中,《扰民》的写法为「擾民」。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相应于《扰民》这个词的含义可以用一些表达方式来代替。比如使用“扰乱秩序”、“纷扰人心”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例句

1. 这些无礼的嘈杂声扰民已经持续了好几个小时。

2. 这个酒吧的音乐声太大了,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扰民。

组词

影响扰民、噪音扰民、无理扰民、喧闹扰民等。

近义词

妨碍、干扰、打扰、骚扰。

反义词

安宁、宁静、寂静、和谐。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