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标举的意思、标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标举的解释

(1).揭示,标明。《淮南子·要略》:“人间者,所以观祸福之变,察利害之反,钻脉得失之跡,标举终始之坛也。”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史记》:“ 范蔚宗 、 沉休文 之徒撰史者,详论之外,别为一首,华文丽句,标举得失,谓之为‘赞。’” 清 魏源 《庸易通义》:“予故广 李 氏之义,於《中庸》之通《易》者,标举数章於后。” 郭沫若 《集外·国防、污池、炼狱》:“在初‘国防文学’这个新的旗号标举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有点异样。”

(2).高超;超逸。《宋书·谢灵运传论》:“ 灵运 之兴会标举, 延年 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王雅宜 ﹞仪状标举,神候鲜令。”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苏 李 《十九首》后,五言最胜…… 少陵 才力标举,纵横挥霍,诗品又一变矣。”

(3).炫耀;赞扬。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 魏收 以 元 氏出於边裔,见侮诸华,遂高自标举,比 桑乾 於 姬 汉 之国。” 宋 苏舜钦 《杜谊孝子传》:“不若古之士大夫,闻一善则称道而标举之,使为善者不怠,下流耸激而慕向,有所信而取正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标举”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揭示/标明
    指明确揭示或标明事物特征。例如《淮南子·要略》提到“标举终始之坛”,即通过列举来阐明事物的发展过程。现代汉语中也可用于指代明确表达观点,如郭沫若在文学创作中“标举新旗号”。

  2. 高超/超逸
    形容才华或风格出众。如《宋书》评价谢灵运“兴会标举”,指其诗文意境高远超脱;清代沈德潜也以“标举”形容杜甫的诗歌才力非凡。

  3. 炫耀/自我标榜
    含贬义,指刻意彰显自身。如《史通》批评北魏史官魏收“高自标举”,即通过夸大自身来拔高地位。

  4. 赞扬/推崇
    用于正面评价他人。宋代苏舜钦在《杜谊孝子传》中主张应“称道而标举”善行,以激励社会风气。


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标举(bīāo jiǔ)这个词是指对事物进行标志或标明的行为或方式。它的部首是「⺤」,拆分成「木」和「举」两个部分。「木」表示与木材有关,「举」表示举起或举起来。它的笔画数是九笔。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标举」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使用的是「札」和「舉」两个字。这种写法在繁体字中仍然保留着。 下面是一些使用「标举」一词的例句: 1. 请在每个章节的标题上标举出关键词。 2. 这本书使用了彩色插图来标举重要概念。 3. 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标举出问题所在的明确标识。 与「标举」相关的组词包括「标志」、「标明」、「标记」等,它们都表示对事物进行标示的意思。与「标举」相似的词语有「指示」、「示意」等,它们也都表示标明或指示的行为。与「标举」相反的词语则是「模糊」、「混淆」等,表示不清晰或不明确的意思。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必彻彻並行不悖朝衙蹅踏大关胆魄倒社鼎右方名泛萍飞豹浮冰块戆钝更嬴刮喇灌荡毁庙縠屐驾部健啖见风使舵江堤见仗矫励结果旌帷警种揆门相朗然连袵零碎凛若冰霜禄饩卖降猛奋男儿撚支破玩意儿骑驴觅驴青绿琼蟾攘剽让生容表若非稍地神和子熟锦鼗耳佻宕通叶头役退后外秧儿罔知所措舞絙湘妃椅向马贼枭首示众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