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矫厉 ”。《晋书·刘琨传》:“﹝ 琨 ﹞素奢豪,嗜声色,虽暂自矫励,而輒復纵逸。”参见“ 矫厉 ”。
“矫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ǎo lì,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矫”指纠正、改正,“励”意为鼓励、激励,组合后表示通过纠正错误来激励进步。该词强调在修正不足的同时推动成长,例如在指出他人缺点时给予正向引导,帮助其改进。
在古籍中,“矫励”偏向自我约束或克制,而现代语境更强调“纠错+激励”的双重作用。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侧重点。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现代应用案例,可参考《晋书》相关篇章或教育类文献。
矫励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纠正和励导他人,促使其进步和改善。
矫励的部首是石和力,其拼音为jiǎo lì。石部表示与石相关的意义,力部表示力量。总共有10个笔画。
矫励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鱼藻之什》的《小星》中,用于指导他人纠正错误并激励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繁体字中,矫励的写法为「矯勵」。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矫励的石部写作「矢」,力部写作「利」。
1. 他经常矫励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2. 我们应该相互矫励,共同进步。
1. 矫正:纠正错误,恢复正常。
2. 励志:激励人们追求目标。
3. 矫情:矫揉造作,装腔作势。
激励、教诲、规劝
纵容、怠慢、放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