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人之缄的意思、金人之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人之缄的解释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人之缄”是汉语中一个典故性成语,其核心含义与慎言、沉默相关。该词可拆解为“金人”与“缄”两部分:前者指金属铸造的人像,后者意为“封闭、封口”。典故源自《孔子家语·观周》,记载孔子在周庙见一铜人(古称“金人”),其口部被三重丝帛封缄,背后刻有“古之慎言人也”的铭文,以此警示世人言语需谨慎。

从语义演变看,“金人之缄”包含两层内涵:

  1. 慎言哲学:强调言语的约束性,主张在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以避免祸患,体现道家“大辩若讷”的思想。
  2. 处世智慧:引申为对机密之事守口如瓶的品质,《汉书·艺文志》曾用“如有所语,金人缄口”形容严守秘密的态度。

该成语在古籍中多用于规劝或评价人物,如《三国志》注引《吴书》评张昭“每朝见,辞气壮厉,然犹金人缄默”,即借典故凸显其刚直而寡言的性格特征。现代汉语中常用于书面语体,表达对谨言慎行品德的推崇。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金人之缄”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基本解释


典故出处

源自《孔子家语·观周》的记载:孔子在周朝太祖后稷的庙堂中,看到一个金人像被“三缄其口”(三重封口),其背后刻有铭文“古之慎言人也”,以此警示人们说话需谨慎。


含义演变

  1. 慎言之义(传统解释):
    最初强调谨慎言辞,避免祸从口出,如《孔子家语》中金人象征“慎言者”。
  2. 权力压制(引申义):
    后衍生出“权贵人物被禁止发声”的用法,如古代帝王对臣子言论的管控。

使用场景


近义与反义

注:不同语境下含义侧重可能不同,需结合具体场景理解。如需更多用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孔子家语》原文或相关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八瓣子抱不平报路报社雹子北室悲吒别有滋味采风问俗长生果长头儿撤消斗嚻惇厚发蒙启滞分数线伏抱盥涤光头三锢籍古经撼天震地黄祖毁于一旦见新戟决即留惊捷箕山之节叩阍无路勑诫连染吝选鹿马贸然名不虚立墓衣难折偏院缥缈薲草萍氏谱制搴旗取将嬛好权闭蜷蜿沙子首时说东忘西四背贪欲题比庭旅无期衔凤想必衔石鸟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