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勑诫的意思、勑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勑诫的解释

见“ 勑戒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勑诫(chì jiè)是汉语中由"勑"与"诫"组成的合成词,其核心含义指通过正式文告进行的规劝告诫。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典籍,具有以下三层语义内涵:

一、字源构成 "勑"为会意字,《说文解字》载其"从攴束声",本义指上级对下级的整饬命令,后特指帝王诏令。"诫"属形声字,《玉篇》释作"警也",强调通过言语使人警醒。二字组合形成"以敕令形式实施训诫"的复合语义。

二、历史用法

  1. 君主训政:《后汉书·孝安帝纪》记载"诏书勑诫二千石",指皇帝通过正式诏令对官员进行训示。
  2. 宗教规训:唐代《法苑珠林》载有"佛勑诫弟子",体现宗教语境中的神圣告诫。
  3. 家训文献:明代《朱子家训》使用"勑诫子孙"表述,指家族长者的正式训导。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该词标注为书面语,适用于公文、学术著作等正式场合,如"国务院勑诫各级部门严守财政纪律"。当代语言实践中多用于强调训诫行为的权威性与规范性。

网络扩展解释

“勑诫”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现多写作“敕诫”,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勑诫”指上级对下级的正式告诫或训示,通常带有权威性和警示性。例如《后汉书》记载汉帝通过勑诫来约束贵戚,体现其规劝、警示的核心意义。

二、结构与演变

三、用法特点

  1. 权威性语境:多用于帝王、尊长对臣子或晚辈的正式训示,如《孔丛子》中周公以成王之名作《康诰》进行勑诫。
  2. 文体形式:古代常以“诫”为文体名,如《女诫》,勑诫内容可能形成正式文书()。

四、古籍例证

五、现代关联

现代汉语中,“训诫”一词继承部分含义,指通过告诫进行教育(),但“勑诫”因古雅色彩较强,多出现于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用例,可参考《后汉书》《孔丛子》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拔萃白华白玉楼谤议包圆儿不依不知所错层迭蝉急乘胜城市气候侈缋齿让倒床盗帑打张鸡儿抵搭东岩酒斗志耳边之风放浪不拘凡庸干韵共契公启攻禜国机箍围海口亨奋江汜校准金谷老谨素句图磕诈联拳辽俗鳞鬐乱灾马背学校民窑排灌匹妇沟渠欺惑岂钜秦晋之缘散灭僧制山纪声张申孙暑月体悉土泥斡维五命无淫无语洗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