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忧的意思、兢忧的详细解释
兢忧的解释
惶恐忧虑。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青城山本命醮词》:“唯夙夜在公,敢忘虔恪,而吉凶难测,倍切兢忧。” 宋 王禹偁 《为乾明节不任拜起陈情表》:“载循衰朽,但积兢忧。”
词语分解
- 兢的解释 兢 ī 〔兢兢〕小心,谨慎,如“兢兢业业”、“战战兢兢”。 笔画数:; 部首:儿; 笔顺编号:
- 忧的解释 忧 (憂) ō 发愁:忧愤。忧惧。忧烦。忧惶。忧急。忧煎。忧思(a.忧念;b.忧愁的思绪)。忧戚。杞人忧天。 可忧虑的事:忧患。内忧外患。乐以忘忧。高枕无忧。 指父母之丧:丁忧。 愁喜 笔画数:;
专业解析
“兢忧”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向“因谨慎而生的忧虑”或“持续性的深切担忧”。该词由“兢”与“忧”二字构成复合语义:
一、词素解析
- “兢”:《说文解字》释为“象二人头顶重物,战栗恐惧之形”,本义指小心谨慎的状态。《尔雅·释训》载“战战兢兢,戒也”,强化其警惕谨慎的语用特征。
- “忧”:《玉篇》注“愁也,虑也”,甲骨文字形为“人捧心蹙眉之态”,表内心愁苦不安的情感状态。
二、语义特征
在历代文献中,“兢忧”多用于以下语境:
- 政治场景:如《旧唐书·李绛传》“每承密旨,未尝不兢忧窃叹”,形容臣子面对重大决策时的谨慎焦虑
- 道德自省:宋儒朱熹《答吕子约书》有“持敬工夫,愈觉兢忧”,强调修身过程中的持续警醒
- 民生疾苦:明代方孝孺《与郑叔度书》“闻百姓饥馑,日夜兢忧”,反映对民众境遇的深切挂念
三、权威参考文献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年第七版,第863页
- 王力.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 商务印书馆, 2005年修订版,第214页
网络扩展解释
“兢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兢忧”指惶恐忧虑,强调因担忧而产生的谨慎不安心理状态。拼音为jīng yōu(注音:ㄐㄧㄥ ㄧㄡ)。
二、词源与用法
-
古代文献用例
- 前蜀杜光庭在《莫庭乂青城山本命醮词》中写道:“唯夙夜在公,敢忘虔恪,而吉凶难测,倍切兢忧。”
- 宋代王禹偁《为乾明节不任拜起陈情表》亦有:“载循衰朽,但积兢忧。”
两处均通过“兢忧”表达对未知风险的深切忧虑。
-
现代应用
该词多用于形容因责任重大或处境艰难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常见于书面语或正式语境中,如“心怀兢忧”“倍切兢忧”等表达。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近义词,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文学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半罐水本部鞭镫弊亏逼桚伯姬引称颂逞威风踟蹰倒把地下灌溉法办妨碍方头不劣沸稠讽讬抚安贯恶寒焰化迹节抄抗违空气污染老营掠劫廉隘怜恻燎草儿猎酒龙骧虎步轮唱卖脸瞀厥煤核民圩睦友内幕披然翘袖七擒孟获秋海棠趋权附势饶乏日御三脆麪三制色叫士敏土师子舞水田随扈踏步床烫热驮道王扬畏敬夏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暇隙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