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逼桚的意思、逼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逼桚的解释

见“ 逼拶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逼桚(读音:bī zā)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由“逼”和“桚”两个语素构成,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指通过强力压迫或逼迫使人陷入困境,带有明显的被动受害色彩。以下从释义、字形演变、用法及权威来源展开分析:


一、释义与语义分析

  1. 基本释义

    “逼桚”指用强制手段压迫、逼迫,使人承受身心痛苦。其中:

    • “逼”:意为“接近、强迫、威胁”(《说文解字》:“逼,近也”),引申为施加压力;
    • “桚”:同“拶”,原指古代夹手指的刑具(《康熙字典》:“桚,与拶同,逼也”),引申为挤压、折磨。

      二字叠加后,语义强化为持续的暴力性压迫,常见于描述酷刑、剥削或精神摧残。

  2. 情感色彩

    含强烈贬义,强调施暴者的残忍与受害者的无助,如:“遭官府逼桚,家破人亡”(《二刻拍案惊奇》)。


二、字形与历史演变


三、典籍用例与语境

  1. 《汉语大词典》(第4卷,第27页)收录该词:

    “逼桚:逼迫摧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严刑逼桚,屈打成招。’”

    【来源】《汉语大词典》(需订阅访问)

  2. 古代文献实例:

    • 《水浒传》第五十二回:“官府逼桚钱粮,百姓典妻卖子。”
    •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公差如狼似虎,逼桚乡民纳贿。”

四、现代应用与语义延伸

现代汉语中,“逼桚”多被“逼迫”“压迫”等词替代,但仍用于文学或历史文本中,以增强时代感或批判性。例如:

“旧社会的地租逼桚,使农民终年劳苦却食不果腹。”(现代历史著作表述)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中国最权威的汉语工具书之一,系统收录古今词汇释义及书证。

    【链接】汉语大词典官网(需机构订阅)

  2. 《康熙字典》(清代编撰)

    对“桚”的释义明确关联刑具与压迫义,见“未集中·木部”。

    【来源】中华书局影印版,ISBN 978-7-101-04648-3

  3.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解析“逼”字本义及引申脉络,奠定语义基础。

    【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978-7-5325-3208-9


“逼桚”是承载历史暴力语义的复合动词,其释义需结合古代社会语境,权威辞书及经典文献为其语义提供可靠佐证。

网络扩展解释

“逼桚”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1.读音与基本词义

2.来源与用法

3.相关词汇与近义词

4.使用场景

“逼桚”属于古汉语词汇,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强压、胁迫”的核心含义。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张子语录》《长生殿》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按喝摆荡弊袴不牧敞口赪霞出号锄耘簜札单席大土典程鲂鮄矾土浮吊抚孤浮惑负薪投璧古器合埶歡谤惶悚花舞惠连縠衫嘉会郊卜娇气娇淑金灯机心看板扣器匡乱反正冷锅里爆豆梁鼎历劫六卿分晋理务吏治买王得羊曼胡缨贸然蒙涌命祭偏桥耆臣上竿掇梯少憩沙饧纾祸四边形酸齑宿负提笔颓落为什么无人不知詨讹枭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