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井的意思、景阳井的详细解释
景阳井的解释
南朝 陈 景阳殿 之井,又名 胭脂井 。 祯明 三年, 隋 兵南下过 江 ,攻占 台城 , 陈后主 闻兵至,与妃 张丽华 投此井。至夜,为 隋 兵所执,后人因称此井为辱井。故址在今 南京市 玄武湖 侧。 唐 温庭筠 《题望苑驿》诗:“ 景阳 寒井人难到, 长乐 晨鐘晓自知。” 明 夏完淳 《杨柳怨和钱大揖石》:“黄鸝夜雨 太液池 ,白马春泥 景阳井 。”参阅《陈书·后主纪》与《张贵妃传》。
词语分解
- 景的解释 景 ǐ 环境的风光:景色。景致。景物。景观。景气(a.景色;b.指经济繁荣现象,统指兴旺)。景深。 情况,状况:景象。景况。年景。 佩服,敬慕:景仰。景慕。 高,大:景行(妌 )。 姓。 景 ǐ 古
网络扩展解释
“景阳井”是南朝陈景阳殿内的一口古井,又名胭脂井、辱井,因历史事件和文学典故而广为人知。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景阳井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时期皇宫景阳殿内的井,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侧台城遗址内。其名称源于陈朝灭亡时的历史事件,后成为亡国屈辱的象征。
2. 历史背景
- 事件经过:祯明三年(589年),隋军攻破建康(今南京),陈后主与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藏匿于景阳井中避难,最终被隋军俘获。张丽华被斩杀,陈后主则苟活,此井因此被称为“辱井”。
- 后世评价:陈后主荒淫误国,投井之举被视为懦弱与屈辱的典型,常被用作亡国教训的典故。
3. 地理位置
- 具体位置:井原位于南朝皇宫台城内,今南京市玄武湖南岸、鸡鸣寺后,现仅存遗址。
- 名称由来:井栏石脉曾因擦拭呈现胭脂色,故称“胭脂井”。
4. 文学与文化意义
- 诗歌引用: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景阳井》中对比陈后主与西施的结局,暗讽统治者贪生误国;李白、温庭筠等也借井抒怀,感叹兴亡。
- 象征意义:景阳井成为亡国之耻的代名词,后世文人常以此咏史或暗喻政治腐败。
5. 相关扩展
- 考古现状:井已湮没,仅存遗址标识,现为南京六朝历史遗迹的一部分。
- 关联典故:常与《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作亡国之音)并提,如李白诗句“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陈书·后主纪》或南京地方志相关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一、《景阳井》是什么意思:
《景阳井》是指中国古代一口历史悠久的古井,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的一个地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名井之一。
二、拆分部首和笔画:
《景阳井》的拆分部首是水部,笔画数为15画。
三、来源:
《景阳井》得名于南北朝时期隋文帝杨坚,又称炽盛井,是由杨坚在位时修建的,因位于洛阳城东北角,与弘农、穰城、洛川三县交接处,周围景色宜人,井水清澈,因此被命名为《景阳井》。
四、繁体:
《景陽井》是《景阳井》的繁体字写法。
五、古时候汉字写法:
《景阳井》的古时汉字写法为「景陽井」,其中井的字形在古代和现代基本相同,而景阳则使用了「陽」的古字形。
六、例句:
1. 洛阳的《景阳井》已有千年的历史,成为该地的一大景点。
2. 《景阳井》的水质清澈,被誉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井”。
七、组词:
景下、景色、井台、井泉、井壁、井筒。
八、近义词:
洛陽古井、洛井、洛陽井。
九、反义词:
非洛陽古井、非洛井、非洛陽井。
别人正在浏览...
安逸白干半死辣活并封不卸不知人长汤敕身词学科东罗马帝国对唱陊剥風操风听風雨凄凄纷呶干托隔二偏三恭维怀藴健侠坚致焦响金猴金缕衣拘陋客序口案连裾廖井胪断律动盲公镜盟槃面黄肌瘦密机篇句聘调平均奖萍蓬迫守浅尠啓草蹊践期刻青黛蛾侵天去邪归正容台豕膏诗奁曙河水狱四清忘机瓮王隅蛙泳文诌无回豁物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