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警巡院的意思、警巡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警巡院的解释

官署名。职掌平理狱讼及警巡检稽之事。 辽 代始置于京师, 金 元 因之。《金史·百官志三》:“诸京警巡院,使一员,正六品,掌平理狱讼、警察别部,总判院事。副一员,从七品,掌警巡之事。” 元 杜仁杰 《耍孩儿·喻情》曲:“警巡院倒了墙--贼见贼。”《续文献通考·职官九》:“ 辽 南面五京警巡院,官有警巡使、副使…… 元 左右警巡二院,官有达嚕噶齐使、副使、判官各一人,典史各三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警巡院是中国古代辽、金、元三朝设立的城市治安与民政管理机构,其核心职能涵盖治安维护、司法诉讼及户籍管理等。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定义

警巡院是官署名,最初由辽代在京师设立,后延续至金、元两朝。其名称由“警巡”(巡查治安)和“院”(官署机构)组成,主要承担城市治安管理、案件审理及民事纠纷调解等职责。


二、历史沿革与职能

  1. 辽代初创

    • 创立背景:辽代耶律重元提议设立,专管五京(上京、中京、东京、南京、西京)的治安与民政。
    • 核心职能:巡查缉盗、平理狱讼(处理诉讼案件)、检括户口(户籍管理)。
  2. 金代发展

    • 职能细化:设立“警巡使”(正六品)和“副使”(从七品),分工明确。例如,警巡使总判院事,副使专司巡查,并增设判官辅助。
    • 司法权扩展:除治安外,还涉及刑事案件审讯和民事调解,如《金史·百官志》记载其“掌平理狱讼、警察别部”。
  3. 元代延续

    • 机构完善:在大都(今北京)和上都(今内蒙古)设警巡院,职能进一步整合,包括户籍登记、市场秩序维护等。
    • 文献例证:元代杜仁杰在《耍孩儿·喻情》中以“警巡院倒了墙”比喻盗贼内斗,侧面反映其治安职能。

三、机构结构与官员设置


四、历史评价

警巡院作为古代城市管理的重要机构,通过整合治安、司法与民政职能,有效维护了辽金元时期大都市的秩序。其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对后世城市管理制度有一定影响,尤其在户籍管理和基层司法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

如需更完整的文献记载,可参考《金史·百官志》及元代相关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警巡院的意思

《警巡院》是一个词汇,它指的是旧时为维护社会治安和巡视辖区的警察机构或巡警机关。

拆分部首和笔画

《警巡院》这个词可以拆分为:

来源与繁体

《警巡院》这个词形成于近代汉语,是由“警察巡逻巡警巡查治安”的相关概念衍生而来。在繁体字中,警巡院的写法为「警巡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警巡院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由于该词的形成时间较近,没有古代经典文献中提及具体的古字写法。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警巡院》的例句:

  1. 警巡院的警察们每天都在巡视城市,保护市民的安全。
  2. 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巡院的高级官员。
  3. 请你向警巡院报告任何可疑的行为。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

警巡院没有特定的组词,但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上下文。

近义词:

巡警、警局、巡查部、巡查站。

反义词:

犯罪分子、罪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