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怀铅提椠的意思、怀铅提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怀铅提椠的解释

谓携带笔简,以备随时记录、著述。铅,铅粉;椠,木板。皆古代书写用具。《西京杂记》卷三:“ 扬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亦作“ 怀铅握槧 ”、“ 怀觚握槧 ”。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槧之容,何尝不徵求异説,採摭羣言。” 清 钱谦益 《黄子羽六十寿序》:“风晨月夕,怀铅握槧,周旋於渔湾蟹舍之间为最久。”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海内之士,怀觚握槧之伦,介景者鏘羊,祝延者漎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怀铅提椠”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字面意为“怀揣铅粉笔,手持木简”,比喻随时准备记录文字或勤于著述。其核心内涵可拆解为以下四方面:

  1. 释义与结构

    “铅”指古代书写工具铅粉笔(用于在简牍上标记),“椠”为未经书写的木简(《汉语大词典》)。两者结合,生动描绘古人随身携带书写工具、即时记录的场景,体现对文字工作的重视。

  2. 文献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西京杂记》卷三:“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扬雄(字子云)为汉代著名辞赋家,此记载反映其严谨的治学态度。

  3. 用法与延伸

    现代多用于褒义语境,形容学者或作家勤奋积累素材的状态。例如:“他怀铅提椠,十年间整理出百万字的地方民俗资料。”在语义扩展中,亦可比喻知识储备与创作准备的双重含义。

  4. 历史背景

    汉代简牍为主要书写载体,“铅”与“椠”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日常工具。成语凝固了古代文献记载的物质文化特征(《古代汉语词典》),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网络扩展解释

“怀铅提椠”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uái qiān tí qiàn,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释义

指随身携带书写工具(铅粉用于书写,椠为古代木制书写板),以便随时记录或著述,形容勤于写作或治学。

出处

源自《西京杂记》卷三记载:汉代学者扬雄(字子云)常携带书写工具,跟随官吏走访各地,记录方言和风俗。

用法与特点

近义词

补充说明

该成语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记录与著述的重视,铅和椠作为早期书写工具的代表,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文字保存的执着。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西京杂记》原文或权威词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宝路鼈爪兵谋草房钗股篆柴楥畴谘闯突从前毳裘点手独科花遁世絶俗额林阿时趋俗梵王字沸动锋石该管槁壤根证骇水寒流含水量毫不动摇浑象奸由焦愁劫杀进拟尽思计穷舅弟考辞老年尊两尽礼相龙辔镂篆麪粻馁稿泼花团千酿青旛青蟹泉漏柔穉蓐妇丧庭筮决竖箜篌宿义桃部天陲踠伏圩田虾蚾祥序谢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