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撞击金属器物而发声。 南朝 梁 费昶 《咏入幌风》:“鏘金驱响至,举袂送芳来。” 唐 刘商 《山中寄元二侍御》诗之二:“拖紫鏘金济世才,知君倚玉望三台。” 唐 李夐 《恒岳晨望有怀》诗:“从官叨佐理,衔命奉珍羞,荐玉申诚效,鏘金谅有由。”
(2).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唐 黄滔 《魏侍中谏猎赋》:“盖以诗也中律鏘金,成章璨綺。” 唐 沉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诗:“鏘金七言凌 老杜 ,入木八法燔高轩。”
“锵金”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指金属碰撞时发出的清脆声响,常见于古代诗文中的场景描写。例如:
引申为对音乐、诗句等艺术形式的赞美,强调其节奏铿锵或辞藻华丽。例如:
注音:qiāng jīn
结构:锵(形声字,从金、将声) + 金(象形字,指金属)
应用场景:多用于文学修辞,尤其在古典诗词中表现声音美感或艺术感染力。
《锵金》是一个成语,意为铿锵有力、声音悦耳动听。
《锵金》的中文拆分部首为钅(金字旁)和爿(半包围)。
它总共有17画。
《锵金》一词来源于李白的《将进酒》:
铿锵玉蜓丝管,半吐玉蕊临风。
此词用以形容音乐声音的美妙和动人。
《锵金》的繁体字为「鏘金」。
在古代,「鏘」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其中一种写法为「錩」。
1. 那个乐队演奏的音乐真是锵金一般,让人陶醉。
2. 她的声音如锵金般响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3. 这把剑一出鞘,果然锵金之音立即弥漫在整个战场上。
1. 锵锵有声: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2. 锵然有词:形容言辞有力、有说服力。
3. 锵锵玉蜓:指乐器声音清脆响亮。
1. 悦耳动听:形容声音和音乐美妙动人。
2. 声音响亮:形容声音音量大、传达力强。
3. 音韵动听:形容声音旋律优美、美妙动听。
1. 刺耳难听:形容声音刺激、不悦耳。
2. 低沉低迷:形容声音低弱、无力。
3. 平淡无奇:形容声音平庸、毫无特色。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