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祈年殿的意思、祈年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祈年殿的解释

殿名。在 北京 天坛 内圜丘北, 明 永乐 时建,初名“大祀”,为旧日合祀天地之所。 嘉靖 间改名“大享”,专以祈谷,又名“祈穀坛”。 雍正 时,以名实不符,始改此称,每年正月上辛日致祭。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己丑八月祈年殿灾》:“京师 天坛 ,在 正阳门 外之左隅……北门外为 祈年殿 ,殿在坛上,其制俱圆,坛南嚮三成,面甃金甎,围以石栏,殿高九丈九尺,共八十一楹,上安金顶,瓦均蓝色琉璃,每岁上辛,皇上祀天祈穀之所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祈年殿是明清两代帝王举行祭天仪式、祈求五谷丰登的核心建筑,位于北京天坛建筑群北端。其名称源自《诗经》"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的记载,承载着农耕文明对风调雨顺的期盼。该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大祀殿",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后定现名,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遭雷击焚毁后依原制重建。

建筑采用三重檐圆形攒尖顶形制,直径32米,高38米,以28根金丝楠木柱支撑殿顶。其中内圈4柱象征四季,中圈12柱代表十二月,外圈12柱寓意十二时辰,这种数字组合暗合天象历法。三层汉白玉石台基取"天圆地方"之意,蓝色琉璃瓦顶喻指苍穹,整体构造严格遵循"敬天法祖"的礼制思想。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皇家祭坛—天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祈年殿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名录,其建筑艺术成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巅峰表达。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清乾隆南郊祈谷图》卷轴,生动再现了清代帝王在此举行祭典的仪轨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

祈年殿是北京天坛的核心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其解释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历史沿革

二、建筑特点

三、象征意义

四、功能与地位

总结
“祈年”即祈求丰年,殿名直接体现其核心功能。该建筑融合祭祀礼仪、哲学思想、天文历法与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敬天法祖”传统的物质载体。

别人正在浏览...

白譔宝置搏杀倡条冶叶成书穿耳出笔糍团搭罗当家子道破东床娇客对境对抗性矛盾蠹众木折凤历赋论狗脚孤抱郭子仪古铁浩漭河决鱼烂卉犬奬眄俭克阶绪禁猎酒觞决责句校口沉寇警隆中曼胡嫫姑牧豕听经判令贫生破体襁褓铅锡牵一发而动全身青苞米清捷榕树三改兔涩勒商代城墙遗址实授师众守约顺履跳下黄河洗不清涂听渫黩邪苏薪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