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井渫莫食 ”。谓井虽浚治,洁净清澈,但不被饮用。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语出《易·井》:“井渫不食,为我心惻。” 王弼 注:“渫,不停污之谓也。” 孔颖达 疏:“井渫而不见食,犹人脩已全洁而不见用。” 汉 王粲 《登楼赋》:“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宋 陈亮 《与吕伯恭正字书》之三:“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测井渫不食乎?” 清 钱谦益 《第三问》:“ 屈子 者,得《诗》之真者也。当 怀王 之时,井渫不食,不知其主之不悟,而忧思彷徨,眷顾宗国。”
“井渫不食”是一个源自《周易》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字面意思
指井水经过清理(渫,xiè,意为疏通、清除污秽)后变得清澈,却未被饮用(不食)。
比喻意义
比喻人修身自持、品德高洁,却未被任用或赏识,常用于表达怀才不遇的境遇。
原始出处:
《周易·井卦》:“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王弼注:“渫,不停污之谓也。”孔颖达疏:“井渫而不见食,犹人修己全洁而不见用。”
意为:井水已洁净却无人取用,如同贤者修养自身却未被重用,令人痛心。
延伸用法:
宋代陈亮在《与吕伯恭正字书》中曾用此词表达对人才埋没的感慨:“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测井渫不食乎?”
此成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德才与机遇”关系的思考,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认可之间的张力。其核心在于呼吁当权者善用人才,同时也暗含对怀才不遇者的同情。
若需进一步了解《井卦》的哲学背景或相关典故,可查阅《周易》原文或权威注释。
井渫不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人的心地纯洁,不会受到外界的诱惑而堕落。
拆分部首和笔画:
井(部首:二,笔画:4)
渫(部首:水,笔画:11)
不(部首:一,笔画:4)
食(部首:食,笔画:9)
来源:
《淮南子·氾論》:“木可疾以寒,土可疾以虛,井渫不食。”
繁体:
井淅不食
古时候汉字写法:
井渗不食
例句:
他的品行高尚,井渫不食,从不受到邪恶的影响。
组词:
井井有条、渫除不净、食不甘味
近义词:
清高不染、光明正大、高洁无瑕
反义词:
贪得无厌、纵欲无度、堕落下流
拜邑本小利微别观蝉翼吵聒程书齿德麤浮矬倒徂丧大陵躭带荡産弹镊怛惋雕槁斗牛宫发牙风虎風止高瞻远瞩惯用语顾曲周郎合击圈奸朋唧唧啾啾金刚舞机杼一家军国扣算狼狈为奸狼前虎后量尺寸梁粝麻苇梅目门孙牛心古怪聘纳迁令气不忿期考侵寻热腾入邪上夜事假受耕私醖酸辛填房童子科王载畏悚湘东一目小用斜风细雨邪网傒狗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