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戎役的意思、戎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戎役的解释

兵役。 唐 王勃 《送劼赴太学序》:“幸以薄技,获蠲戎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戎役是汉语中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代与军事活动相关的劳役或兵役义务。从词源学角度分析,“戎”在甲骨文中已出现,本义为兵器,后引申为军队、战争等军事概念;“役”则源于古代对差遣劳作的统称,《周礼》中特指戍边守疆的兵役。二字组合后,“戎役”在《诗经·小雅》注疏中被解释为“征伐之事”,唐代孔颖达进一步注解为“执兵从戎之役”。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常与“赋税”并称,如《汉书·食货志》记载“省戎役,减赋税”,指减轻军事征调与税赋压力。现代汉语使用中,其概念已延伸至军事后勤保障体系,包含武器装备运输、战场工程建设等非直接作战任务。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当代语境下,“戎役”更多出现在历史研究、古籍整理及军事制度研究领域,普通语言环境中已较少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戎役”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一、基本释义
“戎役”指兵役,即古代民众被征召参与军事活动的义务。该词由“戎”(本义为兵器、军事)和“役”(劳役、征召)组合而成,强调与战争或军队相关的服役。

二、文献出处

  1. 唐代王勃《送劼赴太学序》:“幸以薄技,获蠲戎役。”
    此句意为“凭借微薄的才能,得以免除兵役”。
  2. 唐代苏颋《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忽背雕戎役,旋瞻获宝祠。”
    诗中“戎役”指突然结束的军事任务。

三、用法特点

四、相关词汇
近义词:兵役、军役;关联词:戎马(军事)、徭役(劳役)。

总结
“戎役”是古代军事制度的重要概念,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谙熟兵痞蚕芽常操城场陈列室陈墨香稠油揣情处理品刺恼翠篾带持诞膺东北野战军斗笔独步当时风緖桴革纲法鬼才贵善孤涂旱冰贺公湖合营謞噪黄金储备还元水浑楞湔涤艰阂驾牌家族制度洁静进道积沙成滩闿彻阔颡鍊形凌窘买贩蛮獠麒麟像秋清圈操荣光色气闪荡扇舆生花笔神牌时客水遁踏坏天择颓顿梧岸枭弁谢安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