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声妓的意思、声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声妓的解释

见“ 声伎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声妓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指古代以歌舞、音乐表演为职业的女性艺人。其词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词源与基本释义

    “声”指音乐、歌声,“妓”本义为“女乐”,即擅长歌舞技艺的女性。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如《汉语大词典》定义为“古代以歌舞技艺为业的女子”,强调其艺术表演属性,与现代狭义概念存在差异。

  2. 历史演变与社会角色

    声妓在唐宋时期尤为兴盛,多服务于宫廷、官宦或民间宴乐场合。据《中国风俗通史》记载,宋代声妓需精通音律、诗词,部分佼佼者甚至参与文人雅集,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

  3. 文学作品的反映

    白居易《宴散》中“声妓遣李娟”等诗句,佐证了声妓在士大夫阶层社交活动中的常见性。此类记载多见于《全唐诗》《东京梦华录》等古籍,体现其作为文化符号的意义。

  4. 社会地位辨析

    尽管声妓属于乐籍阶层,但部分技艺高超者享有较高声誉。明代《万历野获编》提及“声妓非贱业”,表明其职业性质在特定历史语境下被部分认可。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2.
  2. 徐吉军. 《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3. 白居易. 《白氏长庆集》. 中华书局, 1979.
  4. 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 中华书局, 1959.

网络扩展解释

“声妓”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歌姬舞女
    指旧时宫廷及贵族家中蓄养的女性艺人,主要从事歌舞表演。例如《新唐书》记载,唐代公主府中“供帐声伎,与天子等”, 苏轼在《韩魏公醉白堂记》中也提到“家有声妓之奉”,均体现贵族阶层以声妓彰显地位的现象。

  2. 歌舞技艺
    亦可泛指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如《南史》描述张欣泰“声伎杂艺,颇多开解”,说明“声妓”涵盖多种艺术形式。

二、词源与用法

三、注意事项

需注意现代语境中,“妓”字易引发歧义,但“声妓”特指古代艺伎,与当代语义不同。此外,个别资料(如)将其解释为“背离本分之人”,属于引申或误用,需结合权威文献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黯敝暗伤表述兵闻拙速豺狼野心城洫春焙椿庭萱草堂麤功榱题颠夭砥墆湩酒駧駾独绝蕃捍飞鹰奔犬封键丰植扶头卯酒阜滋怪念头故家子弟函电黑间黑越越金符静艳疾俗积泽局窄空积鵾鹏来禽青李老吏累牍沥诚离逖逻察明廷秣养强致秦桥启移群口铄金山穷水尽生法尸宠师矩师心自用摔阔牌子树创属词比事水瓮树教蒐慝索贿汤羊惋恨宵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