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荒疏 ”。
“荒疎”是“荒疏”的异体写法,其中“疎”为“疏”的古字异体,二者含义相通,均读作“shū”。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整体含义 “荒疎”指因长期荒废、缺乏练习而使原本掌握的技能或知识变得生疏。例如:因多年未动笔导致书法技艺荒疎,或因长期脱离专业领域而使知识荒疎。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学业、技艺、专业能力等因懈怠或中断而退化的情况,如“多年不练琴,指法早已荒疎”“战乱导致学术研究荒疎”等。
补充说明 现代汉语中,“荒疏”为规范写法,“疎”多见于古籍或特定语境(如书法题跋)。《康熙字典》等工具书将“疎”归为“疏”的异体字,二者可通用。
《荒疎》指的是荒草丛生、荒芜冷落,没有人烟的景象。它描述了一片荒凉、冷僻、荒无人烟的地方。
《荒疎》的拆分部首是草字头和禾字底部。其中“荒”字共由9个笔画组成,“疎”字共由11个笔画组成。
《荒疎》一词来源于汉语,其中“荒”字原本表示荒芜冷落,“疎”字原本表示空旷冷落。在日常使用中,这两个字常常连用表示同一种状态。
《荒疎》的繁体字为「荒疏」。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和现今有所不同。例如,“荒”字的古时候写法为「蠁」,而“疎”字的古时候写法为「卲」。
1. 这片土地早已变得荒疎,看不到任何绿色和人烟。
2. 拂晓时分,街道上显得异常荒疎,只有几只孤零零的猫咪四处游荡。
1. 荒疎草地
2. 荒疎无人
3. 荒疎景象
4. 荒疎地区
5. 荒疎之地
1. 荒凉
2. 荒芜
3. 冷落
4. 草木凋零
5. 人迹罕至
1. 繁茂
2. 繁华
3. 热闹
4. 熙攘
5. 人来人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