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顿递司酒的意思、顿递司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顿递司酒的解释

后唐 宋 初行大礼时由顿递司负责酿造分饷近臣的酒。其味醇美。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下:“惟顿递司例造酒,分餉近臣,京师称顿递司酒为最美。”亦省称“ 顿递酒 ”。 宋 苏轼 有《和钱穆父送别并求顿递酒》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顿递司酒”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语境的专业词汇,其释义可从字源、职能、文化背景三方面展开:

  1. 字源解析

    “顿递”原指古代官员上任或军队驻屯时,地方提供的接风洗尘仪式(即“顿首”与“递送”礼仪的结合);“司酒”则源于古代官职名,专指掌管酒礼、宴饮事务的职官或机构,如《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光禄寺下设“掌酒醴”的官员。组合后,“顿递司酒”特指在接风、庆典等场合中负责酒宴筹备与礼仪执行的职务。

  2. 职能与历史背景

    该词多见于唐宋文献,职能涵盖三个层级:

    • 酒礼管理:依据《大唐开元礼》,司酒需按品级分配酒器与酒类,确保仪式合规;
    • 宴席调度:统筹酒水供应与宴饮流程,如《宋史·礼志》记载“顿递司设酒馔于帐殿”;
    • 礼仪监督:维护宴饮秩序,避免僭越礼制。
  3. 文化意涵

    作为古代礼制的一部分,“顿递司酒”体现了传统社会对宴饮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反映了酒文化在政治交际中的媒介作用,如《周礼·天官》所述“酒正掌酒之政令”。其职能的仪式性与权威性,使其成为研究古代礼制与经济生活的重要切入点。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顿递司酒”是古代礼仪制度中的一种特定酒类,主要出现在后唐至宋初时期。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与职能 该酒由官方机构「顿递司」专为皇家大典酿造,主要用于分赐近臣。顿递司是宋代负责礼仪物资筹备的临时机构,每逢重大典礼(如郊祀、登基等)设立,典礼结束后即解散。

  2. 酒品特点 其以醇美著称,宋人徐度在《却扫编》中明确记载:“京师称顿递司酒为最美”,苏轼也曾写诗向友人求取此酒,侧面印证其品质上乘。

  3. 名称演变 该酒在文献中常被简称为“顿递酒”,如《汉语大词典》等典籍均注明“顿递酒”即“顿递司酒”的简称。

注意:部分网络解释(如)将其描述为“酒宴上递杯敬酒”的行为,此为对词语的误解。该词实际特指宋代官方礼仪用酒,与宴饮动作无关。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备盛鄙猥裁革僝陋惩忿耻惧丹衷叨越搭手定实帝牛耳括子二墨凤车覆盆归往鼓鬐圜货火正简本饯赠皎晶捷剟积获经落尽自刊成板克的雷风力不能支溜滑礼先一饭罗隐马浡牛溲卖题梦溪笔谈慕膻呐呐泥婆鸥鹭忘机穷山恶水胜览石枏释子司宾私箧松水之鱼宿庐踏斗探官茧霆震碗窑违盟五月披裘霞窗显昌鲜冶戏嘲胁衣